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赞美有文才人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赞美有文才人的成语:笔底生花、不栉进士、才藻富赡、才藻艳逸、摛文掞藻、摛藻绘句、摛翰振藻、出类拔萃、春华秋实、辞趣翩翩、凤彩鸾章、凤采鸾章、风华正茂、后生可畏、力透纸背、梦笔生花、妙笔生花、七步成诗

1、不栉进士

解释栉:梳头。不绾髻插簪的进士。旧指有文采的女人。

出处唐·刘讷言《谐喙录·不栉进士》:“关图有妹能文,每语人曰:‘有一进士,所恨不栉耳。’”

2、春华秋实

解释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出处《后汉书》第五十二卷:“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有始有极,爱登其质。”

例句春华秋实,没有那浩荡的春风,又哪里会有这满野秋色和大好的收成呢?(峻青《秋色赋》)

3、风华正茂

解释风华:风采、才华;茂:旺盛。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出处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恰同学年少,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例句恰同学年少,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

4、凤彩鸾章

解释形容诗文的文采华丽。

出处南朝·梁·沈约《谢齐竟陵王示永明乐歌启》:“凤彩鸾章,霞鲜锦缛。”

例句无

5、凤采鸾章

解释形容诗文的文采华丽。

出处南朝·梁·沈约《谢齐竟陵王示永明乐歌启》:“凤采鸾章,霞鲜锦缛。”

例句无

6、力透纸背

解释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

出处唐·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意记》:“当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也。”

例句意在笔先,力透纸背。(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六)

7、七步成诗

解释称人才思敏捷。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例句冷绛雪道:‘子建七步成诗,千秋佳话,哪有改期姑待之理。’明·罗贯中《平山冷燕》第六回

8、出类拔萃

解释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例句而在那海一样的人民当中,到处都有出类拔萃的劳动英雄,这些英雄本身就是人民当中开出的鲜艳花朵。(杨朔《迎春词》)

9、梦笔生花

解释比喻写作能力大有进步。也形容文章写得很出色。

出处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例句李太白梦笔生花,特睡乡幻景耳!(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五)

10、后生可畏

解释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年轻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

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例句后生可畏,非虚言也。(宋·朱熹《寄陈同甫书》十二)

11、妙笔生花

解释生花:长出花朵。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出处唐 冯贽《云仙杂记》卷十:“李太白少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例句她妙笔生花,顷刻写就一篇好文章。

12、笔底生花

解释比喻文章写得生动、出色

出处谢冕《远方的星》:“有的同学则富于想象,笔底生花,具有当诗人的气质。”

例句她笔底生花,下笔千言

13、才藻艳逸

解释才藻:才情和文采,才华;艳:华美;逸;超逸。才华华美超逸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粲传》:“瑀子籍才藻艳逸,而倜傥放荡。”

14、摛藻绘句

解释摛:铺陈;藻:文采。铺陈辞藻,描绘句子。形容以华丽的辞藻写作

出处宋·王谠《唐语林·文学》:“当时轻薄之徒,摛藻绘句,聱牙崛奇,讥讽时事。”

15、摛翰振藻

解释摛:发抒;翰:毛笔;藻:文采。施展文才,铺陈辞藻

出处《南齐书·丘巨源传》:“普唤文士,黄门中书,靡不毕集,摛翰振藻,非为乏人。”

赞美有文才人的词语:才藻富赡、摛文掞藻、辞趣翩翩

词语解释

1、才藻富赡:藻:文采;赡:充足。富有才华文采。

2、摛文掞藻:摛、掞:发舒,铺陈。施展文采,铺陈辞藻。

3、辞趣翩翩:辞趣:文辞的意趣;翩翩:形容风致、文采的优美。指文辞的意趣很优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