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人用餐愉快的成语:吃喝玩乐、吃里扒外、风卷残云、觥筹交错、好吃懒做、囫囵吞枣、饥不择食、津津有味、狼吞虎咽、目瞪口呆、寝食不安、生吞活剥、食不下咽、食不甘味、挑肥拣瘦、细嚼慢咽
1、吃喝玩乐解释指过恣意享乐的生活。
出处魏巍《路标》:“却有人认为糊糊涂涂地吃喝玩乐,那才算没有虚掷自己的年华。”
例句无
2、吃里扒外解释接受这一方面的好处,却为那一方面卖力。也指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告诉对方。
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六:“人心隔肚皮,备不住有那吃里扒外的家伙走风漏水,叫韩老六跑了。”
例句无
3、风卷残云解释大风把残云卷走。比喻一下子把残存的东西一扫而光。
出处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二折:“自从把家私分开了,好似那汤泼瑞雪,风卷残云,都使的光光荡荡了。”
例句叫一声“请!”一齐举箸,却如风卷残云一般,早去了一半。(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
4、觥筹交错解释觥:古代的一种酒器;筹:行酒令的筹码。酒杯和酒筹杂乱地放着。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
出处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例句余大先生抬头看尊经阁上绣衣朱履,觥筹交错。(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七回)
5、好吃懒做解释好:喜欢、贪于。贪于吃喝,懒于做事。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这样好吃懒做的淫妇,睡到这等日高才起来。”
例句且人前人后,又怨他不会过,只一味好吃懒做。(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
6、囫囵吞枣解释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出处《朱子语类·论语十六》:“道理也是一个有条理底物事,不是囫囵一物。”
例句读书要善于思考,不能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7、饥不择食解释不管什么都吃。比喻需要急迫,顾不得选择。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三十:“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饥不择食。’”
例句自古有几般: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回)
8、津津有味解释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出处汉·王褒《洞箫赋》:“哀悁悁之可怀兮,良醰醰而有味。”
例句话是这样说,可是谈起理论,许宁还是一套套地向道静谈得津津有味,头头是道。(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二章)
9、狼吞虎咽解释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刘东山夸技顺城门》:“十人自来吃酒……须臾之间,狼飧虎咽,算来吃够有六七十斤肉。”
例句走了这半日,肚中饥饿,狼吞虎咽吃了一回。(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五回)
10、生吞活剥解释原指生硬搬用别人诗文的词句。现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的搬用经验、理论等。
出处唐·刘肃《大唐新语·谱谑》:“有枣强尉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人为之谚云:‘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
例句他们从欧美日本回来,只知生吞活剥地谈外国。(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11、食不甘味解释甘味:感到味道好。吃东西都觉得没有味道。形容心里有事,吃东西也不香。
出处《战国策·齐策五》:“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例句只有我觍然面目,偷生人世。所以食不甘味,麻衣茹素,稍谢罪戾。(清·吴趼人《痛史》第十一回)
12、目瞪口呆解释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出处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
例句弟弟看着被打碎的花瓶,吓得目瞪口呆。
13、挑肥拣瘦解释挑、拣:选择;肥:肥肉;瘦:瘦肉。比喻挑挑拣拣,光要对自己有利的。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像娘这样费心,还不讨他说个是,只要拣精拣肥,我也犯不着要效他这个劳。”
例句他是个极端自私的人,干什么事都爱挑肥拣瘦。
14、寝食不安解释睡不好觉,吃不好饭。十分忧虑担心的样子。
出处《战国策·齐策五》:“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例句(1)文革浩劫,有多少人整日悬心吊胆,寝食不安。(2)昨天小敏没有回家,妈妈正在寝食不安地等待。
15、食不下咽解释食物虽在口中但咽不下去。形容忧心忡忡,不思饮食。
出处唐·韩愈《张中丞传后叙》:“霁云(南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
例句这顿饭虽说也有鸡、鸭、鱼、肉,可是当伙计的都提心吊胆,食不下咽。(欧阳山《苦斗》七三)
16、细嚼慢咽解释慢慢地吃东西。引申慢慢去体味
出处浩然《艳阳天》第140章:“那匹刚刚病好的骡子,胃口准是还不开,看它那种细嚼慢咽的样子。”
例句林斤澜《瓜子和灯花》:“说为了养成细嚼慢咽,文明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