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和未雨绸缪相近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和未雨绸缪相近的成语:绸缪牖户、处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居安思危、居安虑危、渴而掘井、临渴掘井、桑土绸缪、深谋远虑、事预则立、未焚徙薪、未雨绸缪、有备无患、防患未然、防微杜渐、高瞻远瞩

1、防患未然

解释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出处《周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乐府诗集·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例句各单位必须加强防火措施,以防患未然。

2、防微杜渐

解释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出处《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例句有不尽者,亦宜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元史·张桢传》)

3、防患于未然

解释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出处《周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乐府诗集·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例句臣闻防患于未然者易,除患于已然者难。明·马文升《添风宪以抚流民疏》

4、居安思危

解释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出处《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例句得宠思辱,居安思危(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六十回)

5、居安虑危

解释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同“居安思危”。

出处《宋书·文五王传》:“龙舟所幸,理必利涉,然居安虑危,不可不惧。”

例句无

6、渴而掘井

解释到口渴才掘井。比喻事先没有准备,临时才想办法。

出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7、临渴掘井

解释到口渴才掘井。比喻事先没有准备,临时才想办法。

出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例句一着空虚百着空。临渴掘井,悔之何及。(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五回)

8、深谋远虑

解释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

例句大王深谋远虑,说得有理。(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回)

9、事预则立

解释指无论做什么事,事前有准备就会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

出处《礼记·中庸》:“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10、桑土绸缪

解释比喻勤于经营,防患未然。

出处《诗·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朱熹集传:“土,音杜。桑土,桑根皮也……我及天未阴雨之时,而往取桑根以缠绵巢之隙穴,使之坚固,以备阴雨之患。”

例句无

11、未雨绸缪

解释绸缪:紧密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出处《诗经·豳风·鸱号》:“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例句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未雨绸缪的。(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

12、未焚徙薪

解释在火患之前就先将柴薪搬开。比喻防患于未然。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9卷:“这枢密院官都是怕事的,只晓得临渴掘井,那会得未焚徙薪?”

例句无

13、有备无患

解释患:祸患,灾难。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出处《尚书·说命中》:“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例句季斯预戒汶上百姓,修堤盖屋。不三日,果然天降大雨,汶水泛滥,鲁民有备无患。(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八回)

14、高瞻远瞩

解释瞻:视,望;瞩:注视。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

出处汉·王充《论衡·别通篇》:“夫闭户塞意,不高瞻览者,死人之徒也哉。”

例句他们的切身的问题,也使他们无暇去高瞻远瞩的去关心与分析世界问题。(老舍《四世同堂》七十三)

15、绸缪牖户

解释绸缪:紧密缠缚;牖:窗。在没有下雨前,就要修缮好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防患未然

出处《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例句宋·范成大《枕上六言》诗:“一老绸缪牖户,几人颠倒衣裳。”

16、处安思危

解释处:居于;思:想,考虑。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要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

出处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皇复》:“居高念下,处安思危,照临有度,纪律无亏。”

例句我们得处安思危,要有长远计划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