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酒醒的诗句-关于酒醒的诗句

内容导航:

一、描写酒后醉态的诗句 二、描写醉酒后状态的词语 三、诗词里令人羡慕的生活,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四、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一、描写酒后醉态的诗句

1. 关于醉态的诗句 关于醉态的诗句 1.有没有一些描写醉态的诗词,包括诗人喝醉后写的 推杯换盏无宁日,醉眼朦胧最有时 饮中八仙歌 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隋唐 白居易酒后高歌且放狂,门前闲事莫思量。

犹嫌小户长先醒,不得多时住醉乡。

2.表现李白醉态的诗加评论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注释 ⑴将进酒:属乐府旧题。

将(qiāng):且。

⑵君不见:乐府中常用的一种夸语。

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⑶高堂:高大的厅堂。

青丝:黑发。

此句意为在高堂上的明镜中看到了自己的白发而悲伤。

⑷得意:适意高兴的时候。

⑸会须:应当。

会,须,皆有应当的意思。

⑹岑夫子:指岑(cén)勋。

丹丘生:元丹丘。

二人均为李白的好友。

⑺杯莫停:一作“君莫停”。

⑻与君:给你们,为你们。

君,指岑、元二人。

⑼倾耳听:一作“倾耳听”。

⑽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

馔(zhuàn)玉:美好的食物。

形容食物如玉一样精美。

馔,吃喝。

玉,像玉一般美好。

⑾不复醒:也有版本为“不用醒”或“不愿醒”。

(现高中教材之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古代诗歌诗歌散文欣赏中是----但愿长醉不愿醒) ⑿陈王:指陈思王曹植。

平乐:观名。

在洛阳西门外,为汉代富豪显贵的娱乐场所。

恣(zì):放纵,无拘无束。

谑(xuè):玩笑 。

⒀言少钱:一作“言钱少”。

⒁径须:干脆,只管。

沽(gū):通“酤”,买或卖,这里指买。

⒂五花马:指名贵的马。

一说毛色作五花纹,一说颈上长毛修剪成五瓣。

⒃尔:你。

销:同“消”。

[1] 译文 你没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 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

你没见那高堂之上的人,对着明镜感叹自己的白发, 早上还是青丝到晚上就变得雪白。

人生得意之时应当纵情欢乐, 莫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只要生下来就必有用处, 黄金千两一挥而尽还能够再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 一次痛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岑夫子和丹丘生啊! 快喝吧!别停下杯子。

我为你们高歌一曲, 请你们都来侧耳倾听: 钟鸣馔食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 只希望长驻醉乡不再清醒。

自古以来的酒都是寂寞的, 只有那善饮之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乐平关你可知道, 斗酒万钱也豪饮宾主尽情欢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 你只管端出酒来让我喝。

五花千里马,千金狐皮裘, 快叫那侍儿拿去换美酒, 我和你们共同消解这万古愁! [2] 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固然数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

《将进酒》即其代表作。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绎即“劝酒歌”,故古词有“将进酒,乘大白”云。

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

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

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

”)。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萧士赟)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诗篇发端就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颍阳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故借以起兴。

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

如此壮浪景象,定非肉眼可以穷极,作者是想落天外,“自道所得”,语带夸张。

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

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

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

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

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之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的夸张。

于是,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

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

这种开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沈德潜说:“此种格调,太白从心化出”,可见其颇具创造性。

此诗两作“君不见”的呼告(一般乐府诗只于篇首或篇末偶一用之),又使诗句感情色彩大大增强。

诗有所谓大开大阖者,此可谓大开。

“夫天地者,。

二、描写醉酒后状态的词语


1.形容醉酒的词语 似醉如痴 〖解释〗犹如醉如痴。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如醉如梦 〖解释〗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

如醉如狂 〖解释〗形容神态失常,不能自制。

亦指为某人某事所倾倒。

如醉初醒 〖解释〗象酒醉才醒一般。

比喻刚从沉迷中醒悟过来。

如梦如醉 〖解释〗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

同“如醉如梦”。

今日有酒今日醉 〖解释〗比喻过一天算一天。

也形容人只顾眼前,没有长远打算。

同“今朝有酒今朝醉”。

醉玉颓山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后以“醉玉颓山”形容男子风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风采。

2.喝酒之后的精神状态用什么成语形容词 酩酊大醉mǐng dǐng dà zuì [释义] 酩酊:醉得迷迷糊糊的。

喝酒后醉得一踏糊涂。

[语出] 《归彭城》:“遇酒即酩酊; 君知我为谁。

” [正音] 酊;不能读作“dīnɡ”。

[辨形] 酩;不能写作“名”。

[近义] 烂醉如泥 [用法] 含贬义。

用于形容人喝酒过多后;言行与平常不同的状态时的用法。

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结构] 偏正式。

[例句] 他经常喝得~。

[英译] pletely drunk 3.形容喝醉的的成语 以酒解醒:用酒来解酒醉。

比喻用有害的方法救急。

忧心如酲:酲:酒醉后神志不清的状态。

心中忧闷,就像醉酒后的病态一样。

形容心情十分愁闷压抑。

乘酒假气:乘:就着;假:利用。

借着酒醉的气势。

酒言酒语:酒醉之后的胡言乱语。

形容胡说八道,语无伦次。

如醉初醒:象酒醉才醒一般。

玉山倾倒:玉山:比喻品德仪容美好的人。

形容酒醉后东倒西歪的样子。

玉山倾颓:玉山:比喻品德仪容美好的人。

玉山自倒:玉山:比喻品德仪容美好的人。

醉怒醒喜:酒醉后发怒,酒醒后欢喜。

如醉方醒:方:刚才。

象酒醉才醒一般。

以酒解酲:酲:喝醉了神志不清。

用酒来解酒醉。

玉山将崩:玉山:比喻品德仪容美好的人。

4.形容喝醉的词语有哪些 酩酊 形容大醉!注意两个字的读音:mǐng dǐng。

大醉的样子 酩酊 mǐngdǐng [be dead drunken] 形容醉得很厉害 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

——《晋书》 释 义 酩酊:沉醉的样子。

形容醉得很厉害 出 处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日暮倒载归,酩酊无所知。

” 示 例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三回:“不两个时辰,把李逵灌得~,立脚不住。

” 5.描写喝醉酒的成语 烂醉如泥 拼音:làn zuì rú ní 解释:醉得瘫成一团,扶都扶不住。

形容大醉的样子。

出处:《后汉书·儒林传下·周泽》“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唐·李贤注:“《汉官仪》此下云:‘一日不斋醉如泥。

’” 示例:二人纵饮甚欢,相得恨晚,自辰以迄四漏,计各尽百壶。

曾~,沉睡座间。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黄英》 近义词:酩酊大醉 语法:作谓语、状语;形容大醉的样子 酩酊大醉 拼音:mǐng dǐng dà zuì 解释:酩酊:沉醉的样子。

形容醉得很厉害。

出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日暮倒载归,酩酊无所知。

” 示例:不两个时辰,把李逵灌得~,立脚不住。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三回 近义词:烂醉如泥、酩酊烂醉 反义词:滴酒不沾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醉酒 酩酊烂醉 拼音:mǐng dǐng làn zuì 解释:形容醉得厉害。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0卷:“从下午吃起,直吃到黄昏时候,一个个酩酊烂醉。

” 示例:他们每个都喝得~。

近义词:酩酊大醉 反义词:滴酒不沾 语法:作谓语、状语;指醉酒 6.醉酒后的状态如何用语言描述才最贴切 描述:大脑部门神经受影响,说话含糊不清 重复 行动迟缓 容易冲动 但有的就睡觉,不说话。

分析:一般来说酒后的人的思维都是处于一种另类兴奋期,也就是说他们总是能想起平时不敢想的一些东西,但奇怪的是平时总是想着的事情酒后往往就会忘记.他们会说出一些平时只是随便地在心里想过的话,也可能做一些平时也只是想想的事情,一般人酒后都非常自卑,他们很怕别人因为他们喝了酒而笑话他们,所以总是很努力地表示自己其实很正常.而这种表达一般都很夸张,很过分.他们总想让别人了解自己,总想表达自己的思想.但往往不得要领,所以酒后的人一般给人的感觉是很健谈.他们这时很敏感,以为任何人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针对他的,所以这时他们都会做出过激的反应.大约就是这些。

.。

三、诗词里令人羡慕的生活,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在诗词中,诗与远方就近在咫尺。

岁月静好,安闲舒适,是多少人向往的生活。


1、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 我们两人在盛开的山花丛中对饮,酒兴颇浓,一杯又一杯,真是乐开怀。

我喝醉想要睡觉,您可自行离开,如果余兴未尽,明天早晨抱着琴再来。


2、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靠在枕上读书是多么舒适,门前的景色在雨中更佳。


3、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在东篱下采摘菊花,一抬头就看见了南山。


4、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唐寅《 桃花庵歌》 喝醉了,就在桃花树下坐着,酒醒了,就睡在桃花树下。


5、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在稻花香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6、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张可久《人月圆·山中书事》 山中有什么事?用松花酿酒,用春天的河水煮茶。


7、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约客》 时间已过了午夜,已约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震落了点油灯时灯芯结出的疙瘩。

8、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午睡后不知道干什么,很无聊,索性就看着儿童在那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9、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住在小楼里,听了一夜的春雨淅淅沥沥,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

10、 鲈肥菰脆调羹美,荞熟油新作饼香。

——陆游《初冬绝句》 鲈鱼肥美,菰菜脆嫩,做成汤来,味道美极了。

荞麦熟了,用新油做成了饼吃,太香了。

四、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唐伯虎——《桃花庵歌》年代:明作者:唐伯虎——《桃花庵歌》内容: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作者:唐寅,唐伯虎,才气放,武夷游,洞庭荡;称才子,风流样,隐苏州,装颠狂。

传画艺,名声响,孤骜图,意清朗;松声图,雄伟壮,松与泉,合声唱。

明代的著名画家,历来均推崇唐寅、仇英、沈周、文征明,世称“吴门四家”。

“明四大家”之一唐寅,被誉为明中叶江南第一才子。

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经历坎坷。

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

唐寅字伯虎,更字子畏,号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史,南京解元,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等。

晚年信佛,有六一居士等别号。

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二年(年)。

唐寅出身于商人家庭,地位比较低下,在当世“显亲扬名”主导下,刻苦学习,11岁就文才极好,并写得一手好字。

16岁中秀才,29岁参加南京应天乡试,获中第一名“解元”。

次年赴京汇考,“功名富贵”指日可待.与他同路赶考的江阴大地主徐经,暗中贿赂了主考官的家僮,事先得到试题。

事情败露,唐寅也受牵连下狱,遭受刑拷凌辱。

自此才高自负的唐寅对官场的“逆道”产生了强烈的反感。

性格行为流于放浪不羁。

唐寅与同乡“狂生”张灵交友,纵酒不视诸生业,后在好友祝允明规劝下,才发奋读书,决心以诗文书画终其一生。

后远游祝融、匡庐、天台、武夷诸名山,并荡舟于洞庭湖、彭蠢,然后郁郁回到苏州。

晚年信奉佛教,自号六一居土。

曾作诗自责,说大丈夫虽不名,也应慨当以慷,又何必效楚囚的样子呢,遂自刻了“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印章。

被南昌宁王宸濠聘用后,发现宁王有反意,于是装疯回到苏州,从此放荡不羁,思想比较颓废。

唐寅性格狂放不羁,在绘画中则独树一帜,自成一路。

他行笔秀润缜密,具潇洒清逸的韵度。

他的山水画大多表现雄伟险峻的重山复岭,楼阁溪桥,四时朝暮的江山胜景,有的描写亭榭园林,文人逸士优闲的生活。

山水人物画,大幅气势磅礴,小幅清隽潇洒,题材面貌丰富多样。

人物画多描写古今仕女生活和历史故事。

注释:车马:代指权贵。

赏析:唐伯虎一代才子以文名天下,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花落水流,一片自然。

疯颠也好,痴狂也罢,花间独坐自饮自斟,自有风流。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