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不忘初心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怎么说

不忘初心的成语怎么说:出尔反尔、反复无常、铭记不忘、慎终如始、始终如一、始终不渝、一如既往、饮水思源、终始如一、自始自终、叶落归根、矢志不渝

1、反复无常

解释无常:变化不定。形容常常变化,一会儿是这样,一会儿又是那样,变动不定。

出处南朝·梁·费昶《行路难》诗:“当年翻复无常定。”

例句叫我怎么能赦你这反复无常的罪呢!(清·曾朴《孽海花》第十七回)

2、慎终如始

解释慎:谨慎;如:象。谨慎收尾,如同开始时一样。指始终要谨慎从事。

出处《老子》第六十四章:“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例句肃矣我祖,慎终如始;直方二台,惠和千里。(晋·陶潜《命子》诗)

3、矢志不渝

解释表示永远不变心。

出处《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例句高云览《小城春秋》第17章:“她爱的是四敏!矢志不渝的爱着。”

4、始终不渝

解释渝:改变,违背。自始自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出处《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例句区区之心,唯以地方秩序为主,以人民生命财产为重,始终不渝,天人共鉴。(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二十九回)

5、始终如一

解释始:开始;终:结束。自始自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

出处《荀子·议兵》:“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终始如一,夫是之谓大吉。”

例句吾观关胜义气凛然,始终如一,军师不必多疑。(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七回)

6、叶落归根

解释树叶从树根生发出来,凋落后最终还是回到树根。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多指作客他乡的人最终要回到本乡。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五:“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例句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将来总得有个着落,不能不说说明白。(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二回)

7、一如既往

解释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象从前一样。

出处《第二次握手 六》:“清末以来,到海外求学的中国人何止千百,在学业上有成就的也大有人在,可是,中国又穷又弱的现状一如既往,丝毫无所改变。”

例句(1)中国人民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世界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2)张老师虽身患重病,但他仍然一如既往地坚持给学生上课。

8、饮水思源

解释喝水的时候想起水是从哪儿来的。比喻不忘本。

出处北周·庾信《徵调曲》:“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例句这也是他饮水思源的意思。(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八回)

9、自始自终

解释从开始到末了。表示一贯到底。

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二十:“先皇帝与汴军校战,自始至终,马数才万。今有铁马三万五千,不能使九州混一,是吾养卒练士将帅之不至也。”

10、终始如一

解释终:结束;始:开始。自始自终一个样子。自始至终,一直不变。

出处《荀子·议兵》:“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终始如一。”

例句无

11、出尔反尔

解释尔: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例句倘若不肯,也只好由他,我们不能做出尔反尔的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

12、铭记不忘

解释比喻牢记在心,永远不忘。

出处梁晓声《表弟》:“我相信,他将庆幸自己的生活里出现过那么一个女孩儿,他将对我终生铭记不忘!”

例句这次事故让我终身铭记不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