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任的优美成语:唇亡齿寒、开诚布公、恪守不渝、快马一鞭、千金一诺、亲密无间、荣辱与共、歃血为盟、矢志不摇、驷马难追、同舟共济、童叟无欺、尾生之信、心口如一、言之凿凿、言无二价、言而有信、言行若一、一诺千金、一诺无辞、真心实意、指矢天日、心照不宣、一言为定、志同道合、坦诚相见
1、唇亡齿寒解释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例句这两家公司有着多种业务关系,正所谓是唇亡齿寒。
2、开诚布公解释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评》:“开诚心,布公道。”
例句上头的公事是叫地方官时时接见商人,与商人开诚布公,联络一气。(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
3、恪守不渝解释严格遵守,决不改变。
例句我们对和平统一台湾的方针恪守不渝
4、亲密无间解释间:缝隙。关系亲密,没有隔阂。形容十分亲密,没有任何隔阂。
出处《汉书·萧望之传赞》:“萧望之历位将相,藉师傅之恩,可谓亲昵亡间。及至谋泄隙开,谗邪构之,卒为便嬖宦竖所图,哀哉!”
例句老东山和未过门的儿媳妇,父女般的谈着,似乎他们之间,过去没有发生什么纠纷不不愉快,从来就是亲密无间。(冯德英《迎春花》十九章)
5、驷马难追解释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出处《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邓析子·转辞》:“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
例句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岂有翻悔之理!(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三折)
6、同舟共济解释舟:船;济:渡,过洒。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例句通常在林海里人与人相遇,和在远洋航海中同舟共济一样,为什么他竟这样势不两立。(曲波《林海雪原》二十七)
7、童叟无欺解释童:未成年的孩子;叟:年老的男人;欺:蒙骗。既不欺骗小孩也不欺骗老人。指买卖公平。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但不知可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字样没有?”
例句无
8、心口如一解释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一样。形容诚实直爽。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五回:“紫芝妹妹嘴虽厉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当,倒是一个极爽快的。”
例句心口如一,不说假话,这是做人起码应具有的品质。
9、心照不宣解释照:知道;宣:公开说出。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
出处晋·潘岳《夏侯常侍诔》:“心照神交,唯我与子。”后作“心照不宣”。
例句哦,哦,那算是我多说了,你是老门槛,我们心照不宣,是不是!(茅盾《子夜》十一)
10、言而有信解释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出处《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例句则要你言而有信,休担阁了少年人。(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折)
11、言无二价解释货物的价钱说一不二。
出处《后汉书·逸民传·韩康》:“常采药名山,卖于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余年。”
例句(1)他说话算数,言无二价。(2)现在某些国有商店里的商品往往言无二价。
12、言之凿凿解释凿凿:确实。形容说得非常确实。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段氏》:“言之凿凿,确可信据。”
例句许多事情今天看来确实显得离奇,但他们言之凿凿,不由人不相信。
13、一诺千金解释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出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例句夫人而诚一诺千金,更无食言也者。(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金圣叹批)
14、一言为定解释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
出处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程婴,我一言已定,你再不必多疑了。”
例句你我一言为定。只是我信不过二弟,你是萍踪浪迹,倘然去了不来,岂不误了人家一辈子的大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六回)
15、言行若一解释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指人表里如一。
出处汉·刘向《列女传·齐田稷母》:“非义之事不计于心,非理之利不入于家,言行若一,情貌相副。”
例句无
16、一诺无辞解释一口答应,没有二话。
出处清·张南庄《何典》第四回:“再没有再荐便宜的了,如何不肯?一诺无辞,就同六事鬼去拣了一个黄道好日。”
例句‘我想女人的心肠软,请孙小姐去走一躺,也许有点门路,这当然是不得已的下策。’孙小姐一诺无辞道:‘我这时候就去。’钱仲书《围城》五
17、真心实意解释心意真实诚恳,没有虚假。
出处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常言道海深须见底,各办着个真心实意。”
例句真心实意,才能找到知己。
18、志同道合解释道:途径。志趣相同,意见一致。
出处《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昔伊尹之为媵臣,至贱也,吕尚之处屠钓,至陋也,乃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漠神通,岂复假近习之荐,因左右之介哉。”
例句两人起先虽觉得志同道合,后来子美的热狂冷了。(闻一多《杜甫》)
19、千金一诺解释诺:许诺。一个诺言价值千金。指守信用,不轻易许诺。
出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例句酒后一言,就果然相赠,又不惮千里送来,你员外真可谓千金一诺矣。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五十六回
20、歃血为盟解释歃血:古代会盟,把牲畜的血涂在嘴唇上,表示诚意;盟:宣誓缔约。。泛指发誓订盟。
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槃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
例句说不定国王还要歃血为盟呢,珠槃玉敦的准备也是不可少的。(郭沫若《屈原》第二幕)
21、尾生之信解释尾生: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
出处《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史记·苏秦列传》:“信如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
例句好恶失其宜,是非乱其真,虽有尾生之信,曾子之孝,吾弗贵也。(《二程全书·粹言二》)
22、指矢天日解释指着天、日发誓,表白心迹。同“指天誓日”。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窦氏》:“女要誓;南指矢天日,以坚永约,女乃允之。”
例句无
23、矢志不摇解释矢:通“誓”,发誓;摇:动摇。发誓立志,决不改变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仇大娘》:“仲叔尚廉利其嫁,屡劝驾,而邵氏矢志不摇。”
24、荣辱与共解释两者共同分享荣耀和耻辱。指关系十分密切
出处余秋雨《霜冷长河·关于友情》:“很多被告和原告都是朋友,而且一度还称得上是生死莫逆、荣辱与共的朋友。”
例句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既然两个完全对立的看法都可以荣辱与共,其他的看法也应该得到它们的身份证。”
25、快马一鞭解释跑得快的马只着一鞭就行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六卷:“快马一鞭,快人一言。”
例句梁斌《红旗谱》第三卷:“江涛就说:‘好汉子说话一言为定!’冯大狗说:‘快马一鞭!’”
关于信任的优美词语:坦诚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