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引用的其他成语:独辟蹊径、繁征博引、经验教训、旁征博引、人云亦云、拾人牙慧、拾人涕唾、一言半语、引古喻今、引古证今、标新立异、引经据典
1、独辟蹊径解释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风格或新的方法。
出处清·叶燮《原诗·外篇上》:“抹倒体裁,声调、气象、格力诸说,独辟蹊径。”
例句在博览了众多的红学研究著作之后,他独辟蹊径,从新的角度来研究《红楼梦》,终于取得了累累硕果。
2、繁征博引解释引用多方面的资料作为证明。
例句说明这样简单的问题,不需要小题大作,繁征博引,只须简明扼要地解说一下就够了。
3、旁征博引解释旁:广泛;征:寻求;博:广博;引:引证。指说话、写文章引用材料作为依据或例证。
出处生数典已穷,而女博引旁征,滔滔不竭,计女多于生凡十四侧。 清·王韬《淞隐漫录·红芸别墅》
例句宝钗妙玉则从徐说,旁征博引,用罚甚勤。(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清之人情小说》)
4、人云亦云解释云:说;亦:也。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
出处金·蔡松年《槽声同彦高赋》诗:“槽床过竹春泉句,他日人云吾亦云。”
例句刊物内容如果只是“人云亦云”,格式如果只是“亦步亦趋”,那是刊物的尾巴主义。(邹韬奋《经历·几个原则》)
5、拾人牙慧解释拾:捡取;牙慧:指别人说过的话。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例句写文章要有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切不可拾人牙慧。
6、一言半语解释指很少的一两句话。
出处《史记·魏公子列传》:“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例句为一言半语,受千辛万苦。(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一折)
7、引经据典解释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出处《后汉书·荀爽传》:“爽皆引据大义,正之经典。”
例句吃到这些臭东西,还要替他考证,你也忒爱引经据典了。(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二回)
8、引古喻今解释征引古代史实或文献来喻说当前的现实。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疾谬》:“引古喻今,言微理举。”
例句无
9、引古证今解释用古代的经验教训,证明现实中的事情。
出处《南齐书·高逸传》:“儒家之教,宪章祖述,引古证今,于学易悟。今树以前因,报以后果,业行交酬,连锁相袭。”
例句无
10、标新立异解释标:提出,写明;异:不同的,特别的。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共语,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于众贤之外。”
例句其中典礼集会之词,标新立异固不可,机械陈腐亦不可。(朱自清《钟明〈呕心苦唇录〉序》)
11、拾人涕唾解释涕唾:鼻涕唾沫。比喻自己没有创见,只是抄袭别人的言论、见解。
出处宋·严羽《沧浪诗话·答吴景先书》:“是自家闭门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篱壁拾人涕唾得来者。”
12、经验教训解释从多次实践中得到的知识或技能和从错误或挫折中得到的经验
出处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历史经验教训说明,不开放不行。”
例句莫应丰《将军吟》第四章:“我跟他摆我自己的经验教训,他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