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一、闲来无聊消磨时间诗句 二、表达无聊的诗词 三、人闲什么落夜静春山空这首诗怎么写? 四、人闲什么落,夜静春山空一、闲来无聊消磨时间诗句
如下:
1、无聊成独卧,弹指韶光过。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译文义:相思之情不胜愁苦,我一个人孤枕而眠,更觉烦闷无聊。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出自宋代:赵师秀《约客》译文: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时间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震落了点油灯时灯芯结出的疙瘩。
3、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出自宋代程颢的《秋日》译文:日子闲散的时候,没有一样事情不自如从容,往往一觉醒来,东边的窗子早已被日头照得一片通红。
4、期思溪上日千回,樟木桥边酒数杯。
人影不随流水去,醉颜重带少年来。
疏蝉响涩林逾静,冷蝶飞轻菊半开。
不是长卿终慢世,只缘多病又非才。
——宋代:辛弃疾《瑞鹧鸪·期思溪上日千回》译文:期思溪上的日子过了一天又一天,樟木桥边饮酒无数杯。
溪水照影,人影却不随流水同去。
酒醉脸红,恰似少年青春重来。
蝉声稀疏,树林反而显得格外幽静,野菊半开,恰有孤蝶轻轻地飞来。
不是我学司马相如有意傲世,只因生来多病又无才。
5、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
——出自唐代元稹的《遣悲怀三首·其三》译文:闲坐无事为你悲伤为我感叹,人生短暂百年时间又多长呢!。
二、表达无聊的诗词
形容无聊的诗句:
1、无聊成独卧,弹指韶光过。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译文:相思之情不胜愁苦,我一个人孤枕而眠,更觉烦闷无聊。
三、人闲什么落夜静春山空这首诗怎么写?
鸟鸣涧作者王维朝代唐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寂无人声,芬芳桂花,轻轻飘落。
青山碧林,更显空寂。
明月升起,惊动几只栖息山鸟。
清脆鸣叫,长久回荡空旷山涧。
赏析:关于这首诗中的桂花,颇有些分歧意见。
一种解释是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种类,此处所写的当是春日开花的一种。
另一种意见认为文艺创作不一定要照搬生活,传说王维画的《袁安卧雪图》,在雪中还有碧绿的芭蕉,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同时出现的事物,在文艺创作中是允许的。
不过,这首诗是王维题友人所居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
五首诗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近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因此,以解释为山中此时实有的春桂为妥。
四、人闲什么落,夜静春山空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这句话的意思是:很少有人活动只有桂花无声地飘落,夜里一片静谧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
句话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鸟鸣涧》。
《鸟鸣涧》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
此诗描绘山间春夜中幽静而美丽的景色,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
全诗紧扣一“静”字着笔,极似一幅风景写生画。
诗人用花落、月出、鸟鸣等活动着的景物,突出地显示了月夜春山的幽静,取得了以动衬静的艺术效果,生动地勾勒出一蝠“鸟鸣山更幽”的诗情画意图。
全诗旨在写静,却以动景处理,这种反衬的手法极见诗人的禅心与禅趣原文: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翻译:少有人活动只有桂花无声地飘落,夜里一片静谧春日的山谷寂寂空空。
明月升起光辉照耀惊动了山中栖鸟,不时地高飞鸣叫在这春天的溪涧中。
扩展资料:文学赏析关于这首诗中的桂花,颇有些分歧意见。
另一种意见认为文艺创作不一定要照搬生活,传说王维画的《袁安卧雪图》,在雪中还有碧绿的芭蕉,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同时出现的事物。
在文艺创作中是允许的。
桂树枝叶繁茂,而花瓣细小。
花落,尤其是在夜间,并不容易觉察。
因此,开头“人闲”二字不能轻易看过。
“人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
有此作为前提,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被觉察到了。
诗人能发现这种“落”,或仅凭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触觉,或凭声响,或凭花瓣飘坠时所发出的一丝丝芬芳。
总之,“落”所能影响于人的因素是很细微的。
而当这种细微的因素,竟能被从周围世界中明显地感觉出来的时候。
诗人则又不禁要为这夜晚的静谧和由静谧格外显示出来的空寂而惊叹了。
这里,诗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环境气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