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曹操为什么被称为奸雄?
奸雄,即奸人之雄,本指淆乱是非的辩士,后来多以奸雄指富于权诈、才足欺世的野心家。三雄之中,以奸雄名声最差,足以使人切齿。《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晋人孙盛《异同杂语》记曹操未出道时曾去拜见名士许子将。许子将在汝南主持一个“月旦评”,即每月月初开一次会,评论当时人物,影响极大。凡是得到许子将肯定或赞扬的人物,身价即刻大增。曹操问道:“您看我是怎么样一个人?”许子将笑而不答。曹操再问,许子将说出这样一句话:“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听罢大笑。这就是曹操“奸雄”称号的由来。《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记述了这件事。即开篇就用“奸雄”二字将曹操定为乱臣贼子,予以彻底否定。其实,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在分裂混乱的三国时期,对统一我国北方,曾起过很大的作用,是三国时期最值得肯定的历史人物。三雄之中,“奸雄”的否定意义最强,但若论历史地位与个人才能,“奸雄”曹操远远超越了“枭雄”刘备与“英雄”孙权。二、曹操为何被称为奸雄?
曹操不管是英雄还是奸雄,都上雄霸天下!因为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为奸雄!
但是如果他要是取代汉朝自立为帝,那他就被人称之为雄!
这就是世俗观念!
三、三国:曹操为什么被称为“奸雄”
奸雄是指用奸诈手段取得大权高位的人,于曹操所作所为相符,故为奸雄。四、曹操为什么会被人称为奸雄?
其一,高人点化。曹操曾经去拜见乔玄,乔玄见到他感到惊异。对他说:“如今天下将要战乱,能够安定天下的岂不是你吗?”曹操常常感叹乔玄是他的知己。后来让曹操去找善于点评的高人许劭,磨叽了好多时间,许劭才给他“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价,曹操大笑而去,从此“奸雄”的名称不胫而走。其二,“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句话几乎称为曹操一生的定论,“奸雄”这个概念包括了两个内容,就是奸和雄,只有那些又奸又雄的人才能够叫做奸雄。曹操很阴险。对于许攸,当初对袁绍无计可施的时候,听说许攸来访大喜过望,不仅来不及穿上鞋和许攸攀谈,而且对许攸言听计从,后来火烧乌巢,取得了大胜仗。不过由于许攸过于狂妄,曹操后来就找个机会让许褚把许攸给杀了;曹操表面上对皇帝忠心耿耿,暗地里却把汉献帝玩弄于鼓掌之中,挟天子以令诸侯;祢衡自以为才高八斗,因此就不把曹操放在眼里,在京城甚至是丞相府破口大骂,曹操表面上不予计较,其实却借刘表等人之手除掉了心腹隐患。曹操又是一个英雄,能够在乱世中崛起,且在兖州以少胜多打败了黄巾军,从而成为一方州牧。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与袁绍陈兵官渡,最终大败十倍于自己的袁绍,成为当时第一流的诸侯。
其三,国人为何频频与曹操翻案。其一,历史证明曹操是有大功的人,在他的领导下发展了生产力。曹操接手的东汉王朝,政治腐朽,社会黑暗。经过曹操的屯田政策,中原一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好局面。其二,曹操是个大手笔的人,能用兵,且智谋过人,在当时没有对手,并且为《孙子兵法》作注,成为大家学习的军事教材;曹操亲自指挥的官渡之战,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曹操不仅成功的掌控朝廷,而且行走于戎马倥偬之间,居然诗兴大发,笔耕不辍,且建安风骨的主要人物往往得益于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