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美好回忆的成语:过眼云烟、过眼烟云、记忆犹新、旧事重提、流年似水、念念不忘、情逐事迁、情随事迁、清清楚楚、人非物是、身外之物、事往日迁、事过境迁、事过景迁、时过境迁、似水流年、昙花一现、物是人非、不堪回首、历历在目
1、不堪回首解释堪:可以忍受;回首:回顾,回忆。指对过去的事情想起来就会感到痛苦,因而不忍去回忆。
出处唐·戴叔伦《哭朱放》:“最是不堪回首处,九泉烟冷树苍苍。”
例句诚有令人不堪回首者,则我今日之临眺于此,虽百年之久,曾不能以一瞬尔(清·无名氏《杜诗言志》)。
2、过眼烟云解释从眼前飘过的云烟。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出处宋·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例句论起荣华富贵,原不过是过眼烟云。(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八回)
3、过眼云烟解释从眼前飘过的云烟。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出处宋·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例句尽道是用不尽的金银,享不完的福禄了,谁知过眼云烟,容易消歇。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4、记忆犹新解释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象刚才发生的一样。
出处宋·刘克庄《后村全集·跋章南举千藁》:“仆曩官健上,多识其士,友去之数十年,犹记忆如新相知;今屈指故交存者十无一二。”
例句恭王因为皇帝的告戒,记忆犹新,在这些加官进爵的事上,要避把持的嫌疑。(高阳《玉座珠帘》下册)
5、旧事重提解释把已经搁置的事情重新提出。
出处沈从文《虎雏再遇记》:“旧事重提,显然在他这种人并不甚么习惯,因此不多久,他就把话改到目前一切来了。”
例句过去的恩恩怨怨早已时过境迁,又何必旧事重提呢?
6、念念不忘解释念念:时刻思念着。形容牢记于心,时刻不忘。
出处《朱子全书·论语》:“言其于忠信笃敬,念念不忘。”
例句此吾所以感刻于心,而念念不忘者也。(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三)
7、情逐事迁解释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同“情随事迁”。
出处宋·孙惟信《风流子》词:“奈情逐事迁,心随春老,梦和香冷,欢与花残。”
例句无
8、人非物是解释指人事变迁,景物依旧。
出处清·洪昇《长生殿·寄情》:“蓬莱院月悴花憔,昭阳殿人非物是。”
例句无
9、身外之物解释指财物等身体以外的东西,表示无足轻重的意思。
出处元·蒋子正《山房随笔》引刘改之(过)诗:“拔毫已付管城子,烂首曾封关内候。死后不知身外物,也随尊酒伴风流。”
例句名利终究是身外之物,一个人的品行才是要紧的。
10、事过境迁解释境:境况;迁:改变。事情已经过去,情况也变了。
出处清·颐琐《黄绣球》第三回:“黄绣球与黄通理事过境迁,已不在心上。”
例句鲁迅《华盖集 并非闲话》:“不过事过境迁,'酒饭'已经消化,吸收,只剩下似乎毫无缘故的'公平话'罢了。
11、似水流年解释流年:光阴。形容时间一去不复返。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例句青春岁月似水流年,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段时光。
12、事过景迁解释事情已经过去,情况也变了。同“事过境迁”。
出处马南邨《燕山夜话·“放下即实地”》:“到了事实完全弄清楚的时候,有些问题又事过景迁了,心里感到十分懊恼。”
例句无
13、事往日迁解释指事情和时光都已过去。
出处唐·李白《雪谗诗赠友人》:“感悟遂晚,事往日迁。”
例句无
14、物是人非解释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
出处宋·李清照《武陵春》词:“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例句海岩《死于青春》:“物是人非,悲从中来。”
15、流年似水解释流年:光阴。形容时间一去不复返。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16、情随事迁解释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
出处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例句后来大抵带在身边,只是情随事迁,已没有翻译的意思了。(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17、昙花一现解释昙花:即优昙钵花,开放时间很短。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出处《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佛告舍利佛,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
例句这种盛况,只是昙花一现。
18、历历在目解释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出处唐·杜甫《历历》诗:“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
例句李老师冒雨给我补课的情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
19、时过境迁解释迁:变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
出处清 颐琐《黄绣球》:“如此歇了好几日,黄绣球与黄通理事过境迁,已不在心上。”
例句凡我国民,应尽吾雪耻这天职,并望勿为五分钟之热度,时过境迁,又复忘怀,则吾国真不救矣。(蔡东藩、许廑父《民国演义》第一0六回)
20、清清楚楚解释清晰明白有条理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6回:“又见世南生得清清楚楚,弱不胜衣,故憨憨的只管贪看。”
例句邓小平《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盗窃国家财产,贪污受贿,这是现钱买卖,清清楚楚,不容易搞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