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有关献血的经典成语

有关献血的经典成语:简明扼要、空洞无物、切中要害、心烦意乱、言不及义、言之无物、言必有中、一语中的、一语道破、一语破的、一针见血

1、简明扼要

解释指说话、写文章简单明了,能抓住要点。

出处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讲话、演说、写文章和写决议案,都应当简明扼要。”

例句讲话、演说、写文章和写决议案,都应当简明扼要。(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

2、空洞无物

解释空空洞洞,没有什么内容。多指言谈、文章极其空泛。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此中空洞无物,然容卿辈数百人。”

例句出了口吻、技巧和声调之外,八股文里是空洞无物的。(朱自清《经典常谈·文第十三》)

3、切中要害

解释指批评恰到事物的紧要处。

出处林语堂《看见碧姬芭杜的头发谈小品文》:“亦可于偶语中道得款曲,切中要害。”

例句这篇批评北京市交通的文章,字字珠玑,正是切中要害。

4、心烦意乱

解释意:心思。心思烦乱,不知怎样才好。

出处《楚辞·卜居》:“心烦意乱,不知所从。”

例句袁绍回冀州,心烦意乱,不理政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

5、言之无物

解释指文章或言论空空洞洞,没有实际内容。

出处清 梁启超《跋》:“言之无物,务尖险,晚唐之极敝也。”

例句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演说,是必须停止的。(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6、一语道破

解释道:说;破:揭穿。一句话就说穿了。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但这位姑娘,可不是一句话了事的人,此刻要一语道破,必弄到满盘皆空。”

例句老王是个爽快人,他不顾旁人眼色,一语道破玄机。

7、一语破的

解释的:箭靶的中心。一句话就说中要害。

出处唐 李欣《放歌行答从弟墨卿》:“吾家令弟才不羁,五言破的人共推。”

例句倒是“忠孝不能两全”真正一语破的了。(闻一多《家庭主义与民族主义》)

8、一语中的

解释一句话就说中要害。同“一语破的”。

出处马南邨《燕山夜话·交友待客之道》:“这是把虚心看做交友待客的根本态度,真可谓一语中的,抓住了要害。”

例句无

9、言不及义

解释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出处《论语·魏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例句真所谓“言不及义”,那里有好事情串出来。(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四回)

10、言必有中

解释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出处《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例句她这个人虽不是能言善辩,但言必有中。

11、一针见血

解释比喻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郭玉传》:“一针即瘥。”

例句这不是把我们的毛病讲得一针见血么?不错,党八股中中国有,外国也有,可见是通病。(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