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命的成语长一:轻生重义、轻身重义、取义成仁、人生如寄、人生若寄、人非草木、人非木石、仁人志士、入死出生、杀身成名、杀身救国、杀身成仁、杀身出生、杀身报国、舍命救人、舍生存义、舍身成仁、身家性命、生机勃勃、视财如命、死而复苏、死而复生、舍生取义
1、轻身重义解释指轻视生命而重视正义事业。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明本》:“攻守进趣之术,轻身重义之节。”
例句无
2、轻生重义解释指轻视生命而重视正义事业。同“轻身重义”。
出处《晋书·周访传》:“朝闻夕改,轻生重义,徇国之躯,可谓志节之士也。”
例句无
3、取义成仁解释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出处语出《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例句无
4、人非木石解释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
例句郁达夫《迟桂花》:“她虽则是一个纯真的小孩子,但人非木石,究竟总有一点感情。”
5、人生如寄解释寄:寓居,暂住。指人的生命短促,就象暂时寄居在人世间一样。
出处三国魏·曹丕《善哉行》:“人生如寄,多忧何为。”
例句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9回:“人生如寄,就是甲第连云,亭台数里,也不过是寄此一身。”
6、仁人志士解释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例句大批仁人志士,满腔悲愤,万种辛酸,想有所为而不能为,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7、人非草木解释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同“人非木石”。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众人道:‘上复观察,小人们人非草木,岂不省的?’”
例句庞涓复问曰:‘然则兄长亦还忆故乡坟墓否?’膑曰:‘人非草木,能忘本原?’先生于吾临行,亦言:‘功名终在故土。 《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八回
8、人生若寄解释指人的生命短促,就象暂时寄居在人世间一样。同“人生如寄”。
出处晋·陶潜《荣木》诗:“人生若寄,憔悴有时。”
例句无
9、杀身成仁解释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例句若得着死难者的热情的全部,便可以追他们的踪迹,杀身成仁了。(闻一多《文艺与爱国——纪念三月十八》)
10、生机勃勃解释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有旺盛的生命力。
出处张天民《创业》:“油田一片生机勃勃,繁忙兴旺的景象。”
例句我国的第三产业生机勃勃,发展非常迅速
11、杀身报国解释不惜牺牲生命来报答国家。亦作“杀身救国”。
出处唐·杨炯《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臣又多幸天皇任之以股肱,誓期杀身报国,致一人于尧舜。”
例句无
12、视财如命解释形容人的吝啬,把钱财看得有如生命一般。
出处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四回:“若辈视财如命,团团作富家儿,几见有能识大义的?”
例句他视财如命,若想要他捐款,真比登天还难。
13、死而复生解释死去了又活过来,形容生命不息。
出处三国·魏·曹植《辩道论》:“方士有董仲君,有罪系狱,佯死数日,目陷虫出,死而复生,然后竟死。”
例句经过死而复生的挣扎,他才在风雪中摸下了祁连山。碧野《山高水长》
14、入死出生解释形容冒着生命危险。
出处清·夏燮《中西纪事》第八卷:“某经历海洋五十年,此身在炮弹中入死出生者数数矣!”
例句无
15、舍生取义解释舍:舍弃;生:生命;取:求取;义:正义。舍弃生命以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出处《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例句舍生取义兮捐微躯,谁云女妇兮夫弗如?(明·李昌祺《剪灯余话·鸾鸾传》)
16、身家性命解释本人和全家人的生命。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08回:“身家性命,都在权奸掌握之中。”
例句丁玲《水》:“我带起人出去,是担着身家性命的危险呢!”
17、舍生存义解释舍:放弃;存:保存。舍弃自己的生命去维护正义的事业
出处《北齐书·孙搴等传赞》:“赞曰:彦举驱驰,万高行波,元康忠勇,舍生存义。”
18、舍命救人解释舍:放弃。放弃自己的生命以拯救他人
出处老舍《老张的哲学》:“人家有急事,咱拉着他跑,这不是舍命救人!”
19、死而复苏解释复:又,再;苏:醒过来。死去了又活过来,形容生命不息
出处宋·洪迈《夷坚丙志·九圣奇鬼》:“地狱百毒,汤镬锉硾,随索随见,鬼形糜碎,死而复苏屡矣。”
例句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六回:“卜氏哭的死而复苏,直哭了两日夜,一点饭也不吃。”
20、杀身救国解释不惜牺牲生命以报答国家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4回:“夫料事能中,智也;尽心谋国,忠也;临难不避,勇也;杀身救国,仁也。”
21、杀身成名解释为正义捐弃生命而赢得美名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士固有杀身以成名,唯义之所在,虽死无所恨。”
例句宋·洪迈《容斋随笔·谏说之难》:“杀身成名,何为不可?”
22、杀身出生解释出:去,离弃。舍弃生命
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忠廉》:“忠臣亦然,苟便于主利于国,无敢辞违,杀身出生以徇之。”
关于生命的词语长一:舍身成仁
词语解释
1、舍身成仁: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舍弃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