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后悔的优美成语:懊悔无及、懊悔莫及、抱恨终天、痴儿说梦、反水不收、何必当初、恨相知晚、恨相见晚、后悔莫及、后悔无及、后悔不及、悔不当初、悔之不及、悔之晚矣、拍案惊奇、相得甚欢、终天抱恨
1、懊悔无及解释后悔已来不及了。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八回;“令人往探之,果是虚营,只插着数十面旌旗,兵已去了二日也。曹真懊悔无及。”
例句周作人《缘日》:“后始省悟,自呼愚人不止,懊悔无及。”
2、反水不收解释水已泼出去,不能再收回。比喻不可挽回。
出处《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反水不收,后悔无及。”
例句谁都知道反水不收的道理
3、恨相知晚解释恨:懊悔;相知:互相了解,感情很深。后悔彼此建立友谊太迟了。形容新结交而感情深厚。
出处《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两人相引为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甚欢,无厌,恨相知晚也。”
例句后褒坐事左转高唐令,临云,握伦臂诀曰:“恨相知晚。”(《后汉书·第五伦列传》)
4、后悔无及解释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出处《左传·哀公六年》:“既成谋矣,何及其未作也,先诸?作而后悔,亦无及也。”
例句挨了半日,只听他说了一句“后悔无及”,早已气断身亡。(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七回)
5、后悔莫及解释后悔:事后的懊悔。指事后的懊悔也来不及了。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反水不收,后悔不及。”
例句做事要小心,万一出了什么意外就后悔莫及了。
6、后悔不及解释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出处《左传·哀公六年》:“既成谋矣,何及其未作也,先诸?作而后悔,亦无及也。”
例句及至说出口来,一觉着自己这句不好意思,一时后悔不及。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二回
7、何必当初解释表示后悔过去的作为。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8回:“宝玉在身后面叹道:‘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例句他因一念之差误入歧途,断送美好前程,如今后悔莫及,人皆谓其既知今日,何必当初。
8、恨相见晚解释后悔彼此建立友谊太迟了。形容新结交而感情深厚。同“恨相知晚”。
出处宋·文天祥《与山人黎端吉序》:“与痴儿说梦,终日闷闷,使人欲索枕僵卧。明者了了,不逾顷刻能解人数百年中事,恨相见晚矣。”
例句无
9、拍案惊奇解释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
出处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例句更令人拍案惊奇的是:杜诗:‘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人民日报》(海外版)1982.1.2
10、相得甚欢解释得:投合。形容双方相处融洽,非常快乐。
出处《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甚欢。”
例句逾岁,择吉迎女归,夫妻相得甚欢。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
11、抱恨终天解释恨:悔恨;终天:终身。旧指因父母去世而一辈子感到悲痛。现指因做错某事而后悔一辈子。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丹客住了哭,对富翁道:‘本待与主翁完成美事,少尽报效之心,论证知遭此大变,抱恨终天!’”
例句今老母已丧,抱恨终天。(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
12、悔不当初解释悔:后悔;当初:开头,起初。后悔不在当初采取另一种行动。
出处唐·薛昭纬《谢银工》诗:“早知文字多辛苦,悔不当初学冶银。”
例句这一声叹息,大有悔不当初的意味。(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13、悔之不及解释后悔也来不及了。
出处《后汉书·光武帝纪》:“反水不收,后悔无及。”
例句设或耽搁下来,被人家弄了去,岂不是悔之不及。(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五回)
14、悔之晚矣解释后悔已经晚了。
出处《大宋宣和遗事》:“万一有奸邪叵测之情,陛下悔之晚矣!”
例句小沛原非久居之地。今徐州既有可乘之隙,失此不取,悔之晚矣。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四回
15、懊悔莫及解释懊悔:悔恨。指后悔已经来不及
例句这已经既成事实,他懊悔莫及
16、痴儿说梦解释痴:呆,傻。原指对傻子说梦话而傻子信以为真。比喻凭妄想说不可靠或根本办不到的话
出处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向痴儿说梦,且作山人索价,颇怪鹤书迟。”
例句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35回:“你真是坐井观天,痴儿说梦,只知有己,不知有人。”
17、终天抱恨解释终天:终生;抱:胸怀;抱恨:含恨。终生抱有遗恨
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玉玦记·自经反魂》:“只怕从前玉玦无凭,真成薄命,也落得个不亏名行,泪盈盈,料此身终天抱恨幽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