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关于懂一个人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关于懂一个人的成语:博学多才、博览群书、博闻强志、博闻强识、不学无术、孤陋寡闻、见多识广、强记博闻、博闻强记、博古通今

1、博古通今

解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知今。”

例句你向有才女之名,最是博古通今。(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回)

2、博闻强记

解释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出处《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例句粲博闻强记,人皆不及。(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回)

3、博览群书

解释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出处《周书·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例句(1)许多学者都能博览群书,广采众家之长。(2)我国许多大教授都是博览群书,智慧过人。

4、博学多才

解释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出处《晋书·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环伟倜傥,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例句贯忠博学多才,也好武艺,有肝胆。(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一回)

5、博闻强识

解释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出处《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例句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位博闻强识的学者。

6、博闻强志

解释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出处《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

例句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7、强记博闻

解释指记忆力强,见闻广博。

出处宋·陆游《贺皇太子受册笺》:“英姿达识,事洞照于几先;强记博闻,言必稽于古训。”

例句无

8、不学无术

解释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出处《汉书·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

例句都说他的人是个好的,只可惜了一件,是犯了“不学无术”四个字的毛病。(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

9、孤陋寡闻

解释陋:浅陋;寡:少。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出处《礼记·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例句某孤陋寡闻,不足当公之荐。(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回)

10、见多识广

解释见过的多,知道的广。形容阅历深,经验多。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还是大家宝眷,见多识广,比男子汉眼力到胜十倍。”

例句她是每天上街去买菜的,自然见多识广,知道这东西的时价。(茅盾《过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