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表示过去回不来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表示过去回不来的成语:不知去向、不舍昼夜、荡然无存、覆水难收、干干净净、华不再扬、稍纵即逝、逝者如斯、无影无踪、无踪无影、物是人非、烟消云散、一去不返、一去不复返、已成定局、有去无回、云消雾散

1、不知去向

解释向:方向。不知道哪里去了。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宣王问曰:‘如今红衣小儿何在?’答曰:‘自教歌之后,不知去向。’”

例句钱钟书《围城》:“承那王主任笔下吹嘘,自己也被吹成一个大肥皂泡,未破时五光十色,经不起人一搠就不知去向。”

2、荡然无存

解释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出处唐 白居易《议碑碣词赋》:“著诚去伪,小疵小弊,荡然无遗矣。”

例句圆明园昔日宏伟壮丽的景物已荡然无存。

3、覆水难收

解释倒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

出处《后汉书·何进传》:“国家之事易可容易?覆水不收,宜深思之。”

例句古人说:“沉舟可补,覆水难收”,这话很有道理。

4、华不再扬

解释已开过的花,在一年里不会再开。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

出处晋·陆机《短歌行》:“时无重至,华不再扬。”

5、稍纵即逝

解释纵:放;逝:消失。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

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画云当谷偃竹记》:“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例句事机万变,稍纵即逝。(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十四回)

6、逝者如斯

解释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出处《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例句《花月痕》第五回:“逝者如斯,竟成千古,人如可作,重订三生。”

7、物是人非

解释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

出处宋·李清照《武陵春》词:“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例句海岩《死于青春》:“物是人非,悲从中来。”

8、无踪无影

解释没有一点痕迹、影子。形容完全消失。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六回:“说毕,一阵香风,无踪无影去了。”

例句端甫道:“此刻无踪无影的,往哪里去访寻呢。只得破了脸,追问景翼。”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三回

9、一去不复返

解释一去就不再回来了。

出处《史记·刺客列传》:“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例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唐·崔颢《黄鹤楼》诗)

10、云消雾散

解释象烟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

出处唐·李世民《授长孙无忌尚书右仆射诏》:“干戈所指,云消雾散。”

例句经过彻夜长谈,我俩之间的误会全部云消雾散了。

11、不舍昼夜

解释舍:放弃。不放弃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出处《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例句道若途若川,车航混混,不舍昼夜。( 汉·扬雄《法言·问道》)

12、无影无踪

解释踪:踪迹。没有一点踪影。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出处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三折:“你那里挨挨桚桚,闪闪藏藏,无影无踪。”

例句那贾芸早说了几个“不用费事”,去的无影无踪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四回)

13、烟消云散

解释象烟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

出处《朱子全书·治道二·祯异》:“使一日之间,云消雾散,尧天舜日,廓然清明。”

例句他的兴致被突然传来的坏消息吹得烟消云散。

14、干干净净

解释没有污垢、尘土、杂质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5回:“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的,没了踪迹,便是武二回来,待敢怎地?”

例句毛泽东《论联合政府》:“将民众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思想、信仰和身体等项自由权利剥夺得干干净净。”

15、有去无回

解释只有出去的,没有回来的

出处柯岗《逐鹿中原》第11章:“反而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例句阿来《尘埃落定》第八章:“我问他,要是他弟弟有去无回,他杀不杀我。”

16、一去不返

解释返:回来。一去就不再回来了

出处梁遇春《寄给一个失恋人的信(二)》:“看着青春的易逝,才觉得青春的可贵,因此也更想能够在这一去不返的瞬间里得到无穷的快乐。”

例句《啼笑姻缘续集》第十回:“沈国英先生,李永胜先生……你们果然一去不返了。”

17、已成定局

解释已经形成确定的不可改变的局面或形势

出处欧阳山《苦斗》:“她脸上露出万事已成定局的神态,只拿一对感激不尽的圆眼睛瞪着大家。”

例句事情已成定局,不好改变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