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企业发展的成语:出类拔萃、大刀阔斧、翻天覆地、革故鼎新、攻无不克、集思广益、快马加鞭、励精图治、披荆斩棘、群策群力、日新月异、如火如荼、生机勃勃、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叹为观止、稳扎稳打、欣欣向荣、雨后春笋、再接再厉、朝气蓬勃、增收节支、战无不胜、蒸蒸日上、方兴未艾、步步为营、东山再起、独占鳌头
1、大刀阔斧解释原指使用阔大的刀斧砍杀敌人。后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八回:“当下催军劫寨,大刀阔斧,杀将进去。”
例句世界上原有两种人:一种是大刀阔斧的人,一种是细针密线的人。(朱自清《山野掇拾》)
2、东山再起解释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出处《晋书·谢安传》
例句要警惕军国主义死灰复燃,东山再起。
3、独占鳌头解释鳌头: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站此迎榜。科举时代指点状元。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出处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
例句王刚在学校举行的数学竞赛中独占鳌头。
4、翻天覆地解释覆:翻过来。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也指闹得很凶。
出处唐·刘商《胡茄十八拍》诗:“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例句真象翻天覆地的变动就快要临头了。(沙汀《兽道》)
5、攻无不克解释克:攻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出处《战国策·秦策二》:“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
例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6、集思广益解释思:思考,意见;广:扩大。指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例句便凡闻有奇奢异能之士,都想请来,也是集思广益的意思。(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三回)
7、快马加鞭解释跑得很快的马再加上一鞭子,使马跑得更快。比喻快上加快,加速前进。
出处宋·陆游《村居》诗:“生僧快马随鞭影,宁作痴人记剑痕。”
例句何不快马加鞭,径赶至苍山,求取伯伯。(明·徐姬《杀狗记》)
8、励精图治解释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出处《汉书·魏相传》:“宣帝始亲万机,励精为治。”《宋史·神宗纪赞》:“厉精图治,将大有为。”
例句励精图治在勤民,宿弊都将一洗新。(元·马致远《青衫泪》楔子)
9、披荆斩棘解释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出处《后汉书·冯异传》:“为吾披荆棘,定关中。”
例句这却正见出他是在开辟着一条新的道路;而那披荆斩棘,也正是一个斗士的工作。(朱自清《闻一多先生怎样走着中国文学的道路》)
10、生机勃勃解释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有旺盛的生命力。
出处张天民《创业》:“油田一片生机勃勃,繁忙兴旺的景象。”
例句我国的第三产业生机勃勃,发展非常迅速
11、势如破竹解释势:气势,威力。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出处《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例句关胜等众,乘势长驱,势如破竹,又克大谷县。(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九回)
12、所向披靡解释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例句遂与其友鲜伯等百余人,直犯秦阵,所向披靡,杀死秦兵无算。(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六回)
13、稳扎稳打解释扎:安营。稳当而有把握地打击敌人。比喻有把握、有步骤地工作。
出处清 刘坤一《书牍》:“现在郑军既已到齐,仍须稳扎稳打,不可轻进求速。”
例句我们的方针是稳扎稳打,不求速效。(毛泽东《关于情况的通报》)
14、欣欣向荣解释欣欣:形容草木生长旺盛;荣:茂盛。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
出处晋·陶潜《归去来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例句在其间欣欣向荣的,只有鲜花和绿草,这是比喻对于将来的希望。(叶圣陶《搭班子》)
15、再接再厉解释接:接战;厉:磨快,引伸为奋勉,努力。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出处唐·韩愈《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
例句取得好成绩也不能自满,要再接再厉,不断进取。
16、战无不胜解释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也比喻办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处《战国策·齐策二》:“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
例句自先王以来,楚兵战无不胜。(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九回)
17、蒸蒸日上解释蒸蒸:一升、兴盛的样子。形容事业一天天向上发展。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你世兄又是槃槃大才,调度有方,还怕不蒸蒸日上吗?”
例句我们伟大的祖国生机勃勃,蒸蒸日上。
18、增收节支解释增加收入,节约开支。
例句无
19、出类拔萃解释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例句而在那海一样的人民当中,到处都有出类拔萃的劳动英雄,这些英雄本身就是人民当中开出的鲜艳花朵。(杨朔《迎春词》)
20、革故鼎新解释革:改变,革除;故:旧的;鼎:树立。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
出处《周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例句北京地方,受历代君主的压力,害得毫无生气,此后革故鼎新,当有一番佳境。(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回)
21、群策群力解释群:大家,集体;策:谋划,主意。指发挥集体的作用,大家一起来想办法,贡献力量。
出处汉·扬雄《法言·重黎》:“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
例句至于自强之道,求其在我,祸福无门,唯人自召。群策群力,庶有成功。(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十四回)
22、叹为观止解释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於同感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例句这篇文章语言清新、流畅,读后让人叹为观止,连声叫好。
23、雨后春笋解释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出处宋·张耒《食笋》诗:“荒林春雨足,新笋迸龙雏。”
例句国内废科举,兴学校,好象雨后春笋,努力学习西方。(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24、步步为营解释步:古时以五尺为一步,“步步”表示距离短。军队每向前推进一步就设下一首营垒。形容防守严密,行动谨慎。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1回:“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
例句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此乃“反客为主”之法。(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
25、方兴未艾解释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
出处宋·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天下非有豪猾不可制之奸,虏人非有方兴未艾之势,而何必用此哉!”
例句正当辽沈战役方兴未艾之时,毛泽东同志在华东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济南战役胜利以后,又组织了淮海战役。(叶剑英《伟大的战略决战》)
26、日新月异解释新:更新;异:不同。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出处《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例句教授之术,亦采法列强,教科之书,日新月异。(清·吴趼人《痛史·原叙》)
27、朝气蓬勃解释朝气:早上的空气,引伸为新生向上,努力进取的气象;蓬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充满了生命和活力。
出处李晓明《平原枪声》:“朝气蓬勃的肖家镇一下子变得空虚了,沉静了。”
例句青年人富有理想,朝气蓬勃,是祖国的未来。
28、如火如荼解释荼:茅草的白花。象火那样红,象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
出处《国语·吴语》:“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缯,望之如荼。……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丹甲,朱羽之缯,望之如火。”
例句过了两年“五四运动”发生了。报纸上的如火如荼的记载唤醒了他的被忘却了的青春。(巴金《家》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