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赞美他人的成语:冰清玉洁、不同流俗、不屈不挠、不欺暗室、持之以恒、赤子之心、德厚流光、废寝忘食、高山景行、高情远致、光明磊落、厚德载物、怀瑾握瑜、蕙心纨质、见危授命、敬老慈幼、精金良玉、鞠躬尽瘁、宽宏大度、良金美玉、明德惟馨、年高德劭、平易近人、死而后已、大义凛然、暗室不欺、不忘沟壑、功德无量、锲而不舍
1、暗室不欺解释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出处唐·骆宾王《萤火赋》:“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
例句知县生平暗室不欺,既读孔、孟之书,怎敢行盗跖之事?(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三)
2、不欺暗室解释欺:欺骗自己;暗室:人家看不见的地方。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出处唐·骆宾王《萤火赋》:“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
例句知县生平不欺暗室,既读孔、孟之书,怎敢行盗跖之事?(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三)
3、大义凛然解释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出处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上配天皇;条高后擅政之年,下系中宗,大义凛然。”
例句因想起文丞相和谢先生,一般的大义凛然,使宋室虽亡,犹有余荣。(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二回)
4、废寝忘食解释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出处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例句但得个寄信传音,也省的人废寝忘食。(元·曾瑞卿《留鞋记》第一折)
5、功德无量解释世界各地:功业和德行;无量:无法计算。旧时指功劳恩德非常大。现多用来称赞做了好事。
出处《汉书·丙吉传》:“所以拥全神灵,成育圣躬,功德已无量矣。”
例句现在先生既然得到原文,我的希望是给他们彻底的修改一下,虽然牺牲太大,然而功德无量。(《鲁迅书信集·致孟十还》)
6、光明磊落解释磊落:心地光明坦白。胸怀坦白,正大光明。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聂小倩》:“公子光明磊落,为天人所钦瞩。”
例句他为人光明磊落,在群众当中威信很高。
7、厚德载物解释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出处《周易·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例句宗璞《东藏记》第一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8、怀瑾握瑜解释怀:怀藏;握:手握;瑾、瑜:美玉,比喻美德。比喻人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
出处战国·楚·屈原《九章·怀沙》:“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例句我们在青少年时期,就应该加强思想修养,怀瑾握瑜,应是我们每个中学生的努力目标。
9、蕙心纨质解释心灵如蕙草芬芳,品质似纨素洁白。比喻品行高洁。
出处南朝·宋·鲍照《芜城赋》:“东都妙姬,南国丽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
例句清·袁于令《西楼记·集艳》:“漫将佳丽推评,尽是蕙心纨质。”
10、精金良玉解释比喻人品纯洁或物品精美。
出处宋·程颐《程明道先生行状》:“先生资禀既异,而充养有道,纯粹如精金,温润如良玉。”
11、敬老慈幼解释敬:尊敬;慈:怜爱。尊敬老人,爱护儿童。
出处《孟子·告子下》:“敬老慈幼,无忘宾旅。”
例句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5回:“臣闻先王之政,敬老慈幼,罪人不拏。”
12、鞠躬尽瘁解释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出处明·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例句臣只有一片愚忠,鞠躬尽瘁。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第三幕
13、良金美玉解释比喻文章十分完美。也比喻人道德品质极好。
出处《旧唐书·杨炯传》:“李峤、崔融、薛稷、宋之问之文,如良金美玉,无施不可。”
例句卿如良金美玉,浑厚无瑕。(《宋史·黄洽传》)
14、年高德劭解释劭:美好。年纪大,品德好。
出处汉·扬雄《法言·孝至》:“年弥高而德弥劭。”
例句沈钧儒先生年高德劭,爱国热诚,感动全国。(邹韬奋《患难余生记·流亡》)
15、锲而不舍解释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出处先秦·荀况《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例句夫固谓一人锲而不舍,则行美于本性矣。(章炳麟《菌说》)
16、死而后已解释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例句臣披肝沥胆,尚不能补报皇上之恩。今奉诏命,敢不竭力尽忠,死而后已。(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十三回)
17、冰清玉洁解释象冰那样清澈透明,象玉那样洁白无瑕。比喻人的操行清白(多用于女子)。
出处汉·司马迁《与挚伯陵书》:“伏唯伯陵材能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
例句他冰清玉洁,从不随波逐流。
18、不屈不挠解释屈:屈服;挠:弯曲。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出处《汉书·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不诎。”
例句一百多年来,我们的先人曾跟国内外反动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19、不同流俗解释流俗:流行的习俗。与世俗习气不同。形容品德高尚。
出处《礼记·射义》:“不从流俗。”
例句庄绍光见萧昊轩气宇轩昂,不同流俗,也就着实亲近。(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
20、不忘沟壑解释沟壑:山沟。念念不忘为正义而死,弃尸山沟。形容有为正义献身的思想准备。也比喻人发迹之后不忘过去贫贱的日子。
出处《孟子·万章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例句尝曰:“士求自立,当自不忘沟壑。”(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
21、赤子之心解释赤子:初生的婴儿。比喻人心地纯洁善良。
出处《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例句尧、舜、禹、汤、周、孔,时刻以救民济世为心,所谓赤子之心,原不过是“不忍”二字。(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八回)
22、高山景行解释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
出处《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例句虽德非君子,义无诗人,高山景行,私所仰慕。(三国·魏·曹丕《与钟大理书》)
23、高情远致解释高、远:形容高尚;情、致:情趣。高尚的品格或情趣。
出处《晋书·孙绰传》:“高情远致,弟子早已伏膺;然一咏一吟,许将北面矣。”
24、宽宏大度解释形容度量大,能容人。
出处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折:“学士宽宏大度,何所不容。”
例句无
25、明德惟馨解释明德:美德;惟:是;馨:散发的香气。真正能够发出香气的是美德。
出处《尚书·君陈》:“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例句知几其神乎!古人以为难。交疏吐诚,今人以为难。今君一面尽二难之道,可谓明德惟馨。(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
26、持之以恒解释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出处宋 楼钥《攻愧集 雷两应诏封事》:“凡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持之以久。”
例句学习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就能取得好成绩。
27、德厚流光解释德:道德,德行;厚:重;流:影响;光:通“广”。指道德高,影响便深远。
出处《谷梁传·僖公十五年》:“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二,故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例句今国家德厚流光,创立九庙。(唐·韩愈《褅袷议》)
28、见危授命解释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出处《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例句慨自烽烟告警,见危授命,而尽力王事者,有几人哉!(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
29、平易近人解释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出处《史记·鲁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例句凡昌黎(韩愈)与东野(孟郊)联句,必字字争胜,与他人联句,则平易近人。(清·赵翼《瓯北诗话》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