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一、关于纠纷的诗句 二、关于调解的诗句 三、御椠的诗句御椠的诗句是什么 四、控御的诗句控御的诗句是什么一、关于纠纷的诗句
1.形容矛盾的诗句
1、兔子不吃窝边草;近水楼台先得月!
2、宰相肚里能撑船;有仇不报非君子!
3、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4、男子汉大丈夫,宁死不屈;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
5、打狗还得看主人;杀鸡给猴看!
6、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交浅勿言深,沉默是金!
7、车到山前必有路;不撞南墙不回头! 8、条条大路通罗马;一条道走到黑! 9、礼轻情谊重;礼多人不怪! 10、人多力量大;人多嘴杂! 1
1、买卖不成仁义在;亲兄弟,明算帐! 1
2、一个好汉三个帮;靠人不如靠己! 1
3、人往高处走;爬得高,摔得重! 1
4、一口唾沫一个钉;人嘴两张皮,咋说咋有理! 1
5、知识要有产权;俗话又说:不分享心里不安! 1
6、亡羊补牢,未为迟也;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1
7、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 18、宁可玉碎,不能瓦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19、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人靠衣裳马靠鞍! 20、浪子回头金不换;狗改不了吃屎! 2
1、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开弓没有回头箭! 2
2、退一步海阔天空;狭路相逢勇者胜! 2
3、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2
4、书到用时方恨少;百无一用是书生! 2
5、金钱不是万能的;有钱能使鬼推磨! 2
6、天无绝人之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2
7、出淤泥而不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8、捉贼捉赃,捉奸捉双;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29、贫贱不能移!人贫志短,马瘦毛长! 30、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姜还是老的辣! 3
1、后生可畏;嘴上**、办事不牢! 3
2、有缘千里来相会;不是冤家不聚头! 3
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 3
4、得饶人处且饶人;纵虎归山,后患无穷! 3
5、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话又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3
6、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 3
7、小心驶得万年船;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38、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39、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40、日久见人心;人心隔肚皮! 4
1、光阴似箭;度日如年! 4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4
3、邪不压正;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4
4、小不忍则乱大谋;不蒸馒头蒸(争)口气! 4
5、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4
6、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众口烁金,积毁销骨! 4
7、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48、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老虎屁股摸不得! 49、百事孝为先;忠孝不能两全!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今朝有酒今朝醉! 5
1、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老婆孩子热炕头! 5
2、人定胜天;天意难违! 5
3、愚公移山;胳膊拧不过大腿! 5
4、哪里跌倒哪里爬起;一失足成千古恨! 5
5、路不平有人铲,事不平有人管;自家扫取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 5
6、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5
7、双喜临门;福无双进,祸不单行! 58、人挪活,树挪死;滚石不生苔,转业不生财! 59、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 60、明人不做暗事;兵不厌诈! 2.形容“矛盾”的诗句有哪些
1、《赠郑十八贲》(唐 杜少陵) 温温士君子,令我怀抱尽。
灵芝冠众芳,安得阙亲近。
遭乱意不归,窜身迹非隐。
细人尚姑息,吾子色愈谨。
高怀见物理,识者安肯哂。
卑飞欲何待,捷径应未忍。
示我百篇文,诗家一标准。
羁离交屈宋,牢落值颜闵。
水陆迷畏途,药饵驻修轸。
古人日以远,青史字不泯。
步趾咏唐虞,追随饭葵堇。
数杯资好事,异味烦县尹。
心虽在朝谒,力与愿矛盾。
抱病排金门,衰容岂为敏。
2、《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毛泽东) 颜斶齐王各命前,多年矛盾廓无边,而今一扫纪新元。
最喜诗人高唱至,正和前线捷音联,妙香山上战旗妍。
3、《西州直示同员诗》(南北朝 何逊) 日长禁户倦。
即事思短晨。
漏尽唱声急。
此理复伤人。
矛盾交为论。
光璧带成珍。
誓将收饮啄。
得得任心神。
4、《韩碑》(唐 玉溪生)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
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貙貙生罴。
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
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
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澹天王旗。
愬武古通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
行军司马智且勇,十四万众犹虎貔。
入蔡缚贼献太庙,功无与让恩不訾。
帝曰汝度功第一,汝从事愈宜为辞。
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画臣能为。
古者世称大手笔,此事不系于职司。
当仁自古有不让,言讫屡颔天子颐。
公退斋戒坐小阁,濡染大笔何淋漓。
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文成破体书在纸,清晨再拜铺丹墀。
表曰臣愈昧死上,咏神圣功书之碑。
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鳌蟠以螭。
句奇语重喻者少,谗之天子言其私。
长绳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
公之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
汤盘孔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
呜呼圣王及圣相,相与烜赫流淳熙。
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五相攀追。
愿书万本诵万遍,口角流沫右手胝。
传之七十有二代,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
5、《箜篌引》(唐 王昌龄) 卢溪郡南夜泊舟,夜闻两岸羌戎讴。
其时月黑猿啾啾,微雨沾衣令人愁。
有一迁客登高楼,不言不寐弹箜篌。
弹作蓟门桑叶秋,风沙飒飒青冢头。
将军铁嗯汗血流,深入匈奴战未休。
黄旗一点兵马收,乱杀胡人积如丘。
疮病驱来配边州,仍披漠北羔羊裘。
颜色饥枯掩面羞,眼眶泪滴深两眸。
思还本乡食牦牛,欲语不得指咽喉。
或有强壮能噫呦,意说被他边将仇。
五世属藩汉主留,碧毛毡帐河曲游。
橐驼五万部落稠,敕赐飞凤金兜鍪。
为君百战如过筹,静扫阴山无鸟投。
家藏铁券特承优,黄金千斤不称求。
九族分离作楚囚,深溪寂寞弦苦幽。
6、《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唐 李太白) 天为国家孕英才,森森矛戟拥灵台。
浩荡深谋喷江海,纵横逸气走风雷。
丈夫立身有如此,一呼三军皆披靡。
卫青谩作大将军,白起真成一竖子。
7、《郡斋独酌黄州作》(唐 杜牧) 前年鬓生雪,今年须带霜。
时节序鳞次,古今同雁行。
甘英穷四海,四万到洛阳。
东南我所见,北可计幽荒。
中画一万国,角角棋布方。
地顽压不穴,天迥老不僵。
屈指百万世,过如霹雳忙。
人生落其内,何者为彭殇?促束自系缚,儒衣宽且长。
旗亭雪中过,敢问当垆娘。
我爱李侍中,摽摽七尺强。
白羽八札弓,髀压绿檀枪。
风前略横阵,紫髯分两傍。
淮西万虎士,怒目不敢当。
8、《不饮赠酒》(唐 杜樊川) 细算人生事,彭殇共一筹。
与愁争底事,要尔作戈矛。
9、《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唐 杜牧) 昔事文皇帝,叨官在谏垣。
奏章为得地,齚齿负明恩。
金虎知难动,毛厘亦耻言。
撩头虽欲吐,到口却成吞。
照胆常悬镜,窥天自戴盆。
周钟既窕槬,黥阵亦瘢痕。
凤阙觚棱影,仙盘晓日暾。
雨晴文石滑,风暖戟衣翻。
每虑号无告,长忧骇不存。
随行唯跼蹐,出语但寒暄。
宫省咽喉任,戈矛羽卫屯。
光尘皆影附,车马定西奔。
亿万持衡价,锱铢挟契论。
堆时过北斗,积处满西园。
接棹隋河溢,连蹄蜀栈刓。
漉空沧海水,搜尽卓王孙。
斗巧猴雕刺,夸趫索挂跟。
狐威假白额,枭啸得黄昏。
10、《箜篌引》(唐 王少伯) 卢溪郡南夜泊舟,夜闻两岸羌戎讴,其时月黑猿啾啾。
便令海内休戈矛,何用班超定远侯,史臣书之得已不。
3.《矛盾》古诗的诗句是什么
1、多年矛盾廓无边(现代·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2、公卿文学方矛盾(宋·刘克庄·《丁卯元日十首》)
3、矛盾交为论(南北朝·何逊·《西zhidao州直示同员诗》)
4、公卿文学方矛盾(宋·刘克庄·《送李用之察院赴潮州二首》)
5、异论忽矛盾(宋·沈继祖·《送洪内翰知太内平府》)
6、矛盾相撞(宋·史尧弼·《静心堂》)
7、我意公言两矛盾(宋·袁说友·《赠徐相士》) 8、人谋自矛盾(宋·岳珂·《山居感旧百韵》) 9、胸中矛容盾无(宋·陈文蔚·《和赵忠州见寄》) 10、矛盾生诸方(宋·曾几·《方时敏作寄茶诗允迪赵承之争论锋起有以诗棋》) 1
1、力与愿矛盾(唐·杜甫·《赠郑十八贲(云安令)》) 4.《矛盾》古诗的诗句是什么
1、多年矛盾廓无边(现代·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2、公卿文学方矛盾(宋·刘克庄·《丁卯元日十首》)
3、矛盾交为论(南北朝·何逊·《西zhidao州直示同员诗》)
4、公卿文学方矛盾(宋·刘克庄·《送李用之察院赴潮州二首》)
5、异论忽矛盾(宋·沈继祖·《送洪内翰知太内平府》)
6、矛盾相撞(宋·史尧弼·《静心堂》)
7、我意公言两矛盾(宋·袁说友·《赠徐相士》)8、人谋自矛盾(宋·岳珂·《山居感旧百韵》)9、胸中矛容盾无(宋·陈文蔚·《和赵忠州见寄》)10、矛盾生诸方(宋·曾几·《方时敏作寄茶诗允迪赵承之争论锋起有以诗棋》)1
1、力与愿矛盾(唐·杜甫·《赠郑十八贲(云安令)》)。
5.形容纠纷的成语 盎盂相击 比喻一家人争吵。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一回:“只就他夫妻三个这番外面情形讲,此后自然该益发合成一片性情,加上几分伉俪,把午间那番盎盂相击化得水乳无痕。
” 盎盂相敲 比喻一家人争吵。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十一·青蛙神》:“且盎盂相敲,皆臣所为,无所涉于父母。
” 搬弄是非 搬弄:挑拔。
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有意挑拔,或在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
出处:《庄子·盗跖》:“摇唇鼓舌,擅生是非。
”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他在平公面前,搬弄我许多事非。
” 播弄是非 挑拨是非。
是非:纠纷,口舌。
出处:《两晋演义》八回:“疑她播弄是非,所以处心积虑,徐图报复。
” 解纷排难 指为人调解纠纷或排除危难。
聚众滋事 聚集一帮人到处惹事,制造纠纷。
排患解纷 原指为人排除危难,解决纠纷。
今指调停双方争执。
同“排难解纷”。
排难解纷 原指为人排除危难,解决纠纷。
出处:《战国策·赵策三》:“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
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
” 平地风波 平地上起风浪。
比喻突然发生意料不到的纠纷或事故。
出处:唐·刘禹锡《竹枝词》:“常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 人我是非 是非:争执,纠纷。
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利害关系和纠纷。
出处:元·马致远《黄粱梦》第四折:“一梦中十八年,见了酒色财气,人我是非,贪嗔痴爱,风霜雨雪。
” 善罢干休 善:好好地;甘休:情愿罢休。
好好地解决纠纷,不再闹下去(多用于否定)。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五回:“他看见奶奶比他标致,可比他得人心儿,他就肯善罢干休了?” 善罢甘休 轻易地了结纠纷,心甘情愿地停止再闹。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奶奶就是让着他,他见奶奶比他标致,又比他得人心儿,他就善罢甘休了?” 是非口舌 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纠纷。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若是为田地上坏了手足亲情,到不如穷汉赤光光没得承受,反为干净,省了许多是非口舌。
” 息事宁人 息:平息;宁:使安定。
原指不生事,不骚扰百姓,后指调解纠纷,使事情平息下来,使人们平安相处。
出处:《后汉书·章帝纪》:“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宁人。
” 兄弟阋墙 阋:争斗。
兄弟之间的纠纷,也比喻内部争斗。
出处:《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 轩然大波 轩然:波涛高高涌起的样子。
高高涌起的波涛。
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
出处: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轩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
” 寻事生非 形容有意制造事端,引起纠纷。
冷锅里爆豆 比喻本已平息的纠纷,口舌等忽然又发作起来。
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三回:“墙上这诗,因为本县老爷抄去,叠成案卷,怕一时要查起来,冷锅里爆豆,没敢去掉。
” 清官难断家务事 再公正的官吏也很难论断家庭纠纷的是非曲直。
指家庭内部的事,外人很难搞清楚。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卷:“常言道清官难断家事。
我如今管你母子一生衣食充足,你也休做十分大望。
” 清官能断家务事 俗语。
表示家族纠纷情况复杂,外人没法断定谁是谁非。
出处:曹树厚《好梦成真记》第六十九章:“人们常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哈,这次我做到了清官能断家务事。
” 是非只为多开口 纠纷争端都是说话太多引起的。
6.关于法律的诗
1、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 我爱仙居好,公馀日在房。
忧民极反覆,责已未周详。
法律行随手,诗书坐满箱。
老来须向学,多病喜平康。
2、赠督师曹将军 泰阶煌煌色已齐,祥飙为扫蚩尤旗。
幅员浩荡春台熙,不遗桴鼓惊锄犁。
羽林宿卫环三陲,居安节虑忘战危。
整暇自许忘其机,司马八法律以规。
3、咏史上·宣帝 不将法律作春秋,安得河南数国囚。
莫道汉家杂王霸,十分商鞅半分周。
4、秋怀 [宋] 陆游 少时本愿守坟墓,读书射猎毕此生。
断蓬遇风不自觉,偶入戎幙从西征。
朝看十万阅武罢,暮驰三百巡边行。
马蹄度陇雹声急,士甲照日波光明。
兴怀徒寄广武叹,薄福不挂云台名。
颔须白尽愈落寞,始读法律亲笞榜。
5、次韵子瞻见寄 [宋] 苏辙 我将西归老故丘,长江欲济无行舟。
宦游已如马受轭,衰病拟学龟藏头。
三年学舍百不与,糜费廪粟常惭羞。
矫时自信力不足,従政敢谓学已优。
闭门却扫谁与语,昼梦时作钧天游。
自従四方多法律,深山更深逃无术。
扩展资料: 1.法律需要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没有任何行为比起法官的徇私枉法对一个社会更为有害的了.司法的腐败,既使是局部腐败,也是对正义的源头活水的玷污.司法独立是司法公正的大前提.每一个人都不可以成为自己事务的法官.在由意志而不是由法律行使统治的地方没有正义可言.程序决定了法治与恣意人治之间的基本区别.——美道格拉斯 2. 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德马克思 。
二、关于调解的诗句
1.关于调解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 立身一败,万事瓦裂。
——唐·柳宗元 2) 烈士之所以异于恒人,以其仗节以配谊也。
——唐·刘禹锡 3) 名声之善恶存乎人。
—唐·韩愈 4) 剑是正义的仆人。
——(英)埃·斯宾塞 5) 君子出处不违道而无愧。
——宋·欧阳修 6) 慷慨是正义的花朵。
——(美)霍桑 7)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唐·李百药《北齐书》 8) 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
——宋·欧阳修 9) 仁慈和正义是并辔齐驱的。
——杜特斯 10) 士穷乃见节义。
——唐·韩愈 11) 一个正直的人在无论什么地方应该知道自重。
——巴尔扎克 12) 为善则预,为恶则去。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 13) 修身絜行,言必由绳墨。
——宋·王安石 14) 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
15) 正义胜似法律。
——(希腊)米南德 2.关于和解的句子有哪些 关于和解的句子有: (1)认识到各自的错误,小明和小伟和好如初了。
(2)玲玲期待着听到爸爸妈妈和好的消息。
(3)在奶奶的撮合下,小兄弟俩和好了。
(4)要把有意犯错误和好心做错事区别开来。
(5)前几天我和好朋友吵架了,不过等到我们都意识到是自己错了的时候,又马上能心平气和的和好。
(6)我和我的同桌有时矛盾,有时和好。
(7)经过调解,两人又和好如初了。
(8)姐妹俩重归于好,这可是难能可贵的事。
(9)希望你能回心转意,和他重归于好。
(10)他们不久就捐弃前嫌而重归于好。
(11)两个男孩因一场比赛而斗殴,后又重归于好。
(12)李怀印及时对他们讲法律、讲情理,双方都相互向对方承认了错误,重归于好,使一起即将激化的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13)在一起案例中,劝退师采取“移情法”、“美男计”成功使第三者移情别恋,从而令客户夫妻感情重归于好。
(14)“难道我们的骨肉情还不如草木吗?”汗颜羞愧之余,他们摒弃前嫌、重归于好、不再分家。
(15)在一起案例中,劝退师采取“移情法”、“美男计”使第三者移情别恋,从而令客户夫妻感情重归于好。
3.调解名言警句 朋友,是王伦之外的一种关系,交朋友贵在眼慈,横看成岭侧成峰,总是个自己喜爱的.小庇人人有,这个有,那个不是也有,自己难道没有? 夜晚有了星星才变得美丽,人间有了友谊才值得回忆,朋友越多我们的路就越好走. 友谊是踏实无私的誓约,友谊既无条件,亦无动机. 两个都不原谅对方过错的人不可能成为老朋友. 只有去当一个朋友,才能够得到一个朋友. 友情的价值在于互不伤害,各自的独创性,双方为了掩饰自己而保持一团和气,这样的友情对双方都是有害的,“合而不同”双方都保持自己的个性,这样才能越发相互信赖,相互尊敬,建立真正的友情. 友情的基础应该是双方都不屈曲自己,照自己确信的方式生活,走自己向往的道路,在前进的道路上保持良好的关系.这才是真正的友情. 你有十分个性,我也有十分个性,双方都努力发挥自己的个性,倘若还能使双方的关系日益亲密,这就是友情的乐趣所在,价值所在了. 4.关于调节情绪的名言句子有哪些
1、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
——拿破仑
2、世界如一面镜子:皱眉视之,它也皱眉看你;笑着对它,它也笑着看你。
——塞缪尔
3、一个人如果能够控制自己的激情、欲望和恐惧,那他就胜过国王。
——约翰·米尔顿
4、真正的管理人是去管理人的情绪。
——顾修全
5、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懂得怎样控制痛苦与快乐这股力量,而不为这股力量所反制。
如果你能做到这点,就能掌握住自己的人生,反之,你的人生就无法掌握。
——安东尼·罗宾斯
6、躁是一种虚怯的表现。
——大仲马
7、对消极的情绪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就可以消除它。
——弗农·霍华德 8、如果能左右自己的思想,就能够控制自己的情感。
——w·克莱门特·斯通 9、如果你对周转的任何事物感到不舒服,那是你的感受所造成的,并非事物本身如此。
借着感受的调整,可在任何时刻都振奋起来。
——奥雷柳斯 10、如果世界上有地狱的话,那就存在人们的心中。
——罗·伯顿 5.关于调解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 立身一败,万事瓦裂。
——唐·柳宗元 2) 烈士之所以异于恒人,以其仗节以配谊也。
——唐·刘禹锡 3) 名声之善恶存乎人。
—唐·韩愈 4) 剑是正义的仆人。
——(英)埃·斯宾塞 5) 君子出处不违道而无愧。
——宋·欧阳修 6) 慷慨是正义的花朵。
——(美)霍桑 7)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唐·李百药《北齐书》 8) 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
——宋·欧阳修 9) 仁慈和正义是并辔齐驱的。
——杜特斯 10) 士穷乃见节义。
——唐·韩愈 11) 一个正直的人在无论什么地方应该知道自重。
——巴尔扎克 12) 为善则预,为恶则去。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 13) 修身絜行,言必由绳墨。
——宋·王安石 14) 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
15) 正义胜似法律。
——(希腊)米南德。
三、御椠的诗句御椠的诗句是什么
御椠的诗句有:黄衣携御椠。
御椠的诗句有:黄衣携御椠。
注音是:ㄩ_ㄑ一ㄢ_。
拼音是:yùqiàn。
结构是:御(左右结构)椠(上下结构)。
御椠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宋理宗时御批及近臣密奏所用的黄封简板。
二、引证解释⒈宋理宗时御批及近臣密奏所用的黄封简板。
引宋周密《癸辛杂识前集·简椠古无有也》:“往者御批至政府从官则皆用蠲纸。
自理宗朝,亦用黄封简版,或以象牙为之,而近臣密奏亦或用之,谓之御_,盖亦古所无也。
”
三、网络解释御椠御椠,读音为yùqiànㄧㄩ_ㄑㄧㄢ_,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宋理宗时御批及近臣密奏所用的黄封简板。
关于御椠的成语以书为御抱椠怀铅握铅抱椠龙御上宾酌古御今怀铅提椠怀觚握椠铁面御史怀铅握椠握椠怀铅关于御椠的词语握铅抱椠不惮强御龙御上宾怀铅握椠握椠怀铅金口御言铁面御史以书为御酌古御今怀觚握椠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御椠的详细信息。
四、控御的诗句控御的诗句是什么
控御的诗句有:控御蛟龙随,控御管城须好手。
控御的诗句有:控御管城须好手,自古控御全在仁。
注音是:ㄎㄨㄥ_ㄩ_。
结构是:控(左右结构)御(左右结构)。
拼音是:kòngyù。
控御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1.亦作"控驭"。
2.驭马使就范。
引申指控制,驾驭。
二、引证解释⒈犹防御。
引《宋史·李纲传》:“七日议守。
谓敌情狡_,势必_来,宜於沿河、江、淮措置控御,以扼其_。
”亦作“控驭”。
驭马使就范。
汉傅毅《舞赋》:“或有矜容爱仪,洋洋习习,迟速承意,控御缓急,车音若雷,_骤相及。
”《晋书·慕容垂载记》:“洛阳四面受敌,北阻大河,至於控驭燕赵,非形胜之便。
”唐秦韬玉《紫骝马》诗:“若遇丈夫能控御,任从骑取觅封侯。
”明郎瑛《七修类稿·事物·褶作画图》:“昨见《杨妃上马图》袖轴一卷,真宋奇物控御拥妃上马者四人,随行而挟枕被者三人。
”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二六章:“目前这孤城确实难守,而夏某最为可虑。
我们既无良法控驭,又不可打草惊蛇,只好听其自然。
”
三、国语词典控马使就范。
亦比喻治人。
四、网络解释控御控御,kòngyùㄎㄨㄙ_ㄧㄩ_,控御(控御),犹防御。
《宋史·李纲传》:“七日议守。
谓敌情狡狯,势必复来,宜於沿河、江、淮措置控御,以扼其冲。
”关于控御的成语铁面御史扼襟控烟砌词捏控扼襟控咽酌古御今以书为御控名责实龙御上宾过程控制关于控御的词语扼襟控烟御沟红叶龙御上宾过程控制酌古御今以书为御不惮强御不畏强御控名责实扼襟控咽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控御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