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男人有才华的成语:八斗之才、博学多才、才华横溢、才识过人、才高八斗、出口成章、出类拔萃、见多识广、经天纬地、满腹经纶、文江学海、学贯中西、卓尔不群、学富五车、博古通今、文思如泉
1、八斗之才解释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例句乃归来及一月,竟溘然长逝,年仅愈弱冠耳。怀八斗之才,饮万斛之恨。(清·梁起超《饮冰室诗话·二四》)
2、博古通今解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知今。”
例句你向有才女之名,最是博古通今。(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回)
3、博学多才解释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出处《晋书·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环伟倜傥,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例句贯忠博学多才,也好武艺,有肝胆。(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一回)
4、才高八斗解释比喻人极有才华。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例句左宗棠这人虽然才高八斗,器量却不开阔。(唐浩明《曾国潘》)
5、才识过人解释才能和见识超过一般人。
出处元·马致远《荐福碑》第四折:“果然不干我事,是兄弟才识过人。”
例句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43回:“况他才识过人,又肯礼贤下士,将来事业,岂与众丑同观?”
6、才华横溢解释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
出处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26年4月16日》:“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
例句他从小就流露出才华横溢的天资来。
7、经天纬地解释规划天地。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做非常伟大的事业。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经纬天地曰文。”《国语·周语》:“天六地五,数之常也。经之以天,纬之以地。”
例句想先生意中,必以为这一篇经天纬地的妙文,定能使《新青年》诸记者拜服得五体投地。(刘半农《奉答王敬轩先生》)
8、文江学海解释比喻文章和学问似长江、大海般深广博大。
出处唐·郑愔《柏梁体联句》:“文江学海恩济航。”
例句崇文院之列三馆,国子监之印群书,虽唐汉之盛,无以加此,故天下之人,始知文有江而学有海。宋·姚铉《〈唐文粹〉序》
9、学富五车解释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出处《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例句大贤世居大邦,见多识广,而且荣列胶庠,自然才贯二酉,学富五车了。(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六回)
10、学贯中西解释形容中文、外语都十分好。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6回:“博了个熟识时务,学贯中西的名气。”
例句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貌赛天仙,腰缠万贯,学贯中西,温柔贤良。”
11、卓尔不群解释卓尔:特出的样子;不群:与众不同。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出处《汉书·河间献王传赞》:“夫唯大雅,卓尔不群。”
例句王朔《橡皮人》:“当我混在街上芸芸众生中这种卓尔不群的感觉比独处一室时更为强烈。”
12、出类拔萃解释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例句而在那海一样的人民当中,到处都有出类拔萃的劳动英雄,这些英雄本身就是人民当中开出的鲜艳花朵。(杨朔《迎春词》)
13、出口成章解释说出话来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出处《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成章。”
例句人皆言子建出口成章,臣未深信。主上可召入,以才试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
14、满腹经纶解释比喻政治见识和主张。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出处《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例句仲老,真佩服,满腹经纶!这果然是奥妙!(茅盾《子夜》二)
15、见多识广解释见过的多,知道的广。形容阅历深,经验多。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还是大家宝眷,见多识广,比男子汉眼力到胜十倍。”
例句她是每天上街去买菜的,自然见多识广,知道这东西的时价。(茅盾《过年》)
16、文思如泉解释写文章的思路像泉水一样汩汩地流出。形容人的文思如泉水涌出。
出处《旧唐书》:“舍人思如涌泉,峤所不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