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表达自己坚定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表达自己坚定的成语:傲然屹立、碧血丹心、不可动摇、不食周粟、苍松翠柏、东摇西摆、笃信好学、二心两意、匪石匪席、海枯石烂、毫不动摇、坚忍不拔、坚韧不拔、勤学好问

1、傲然屹立

解释形容坚定,不可动摇地站立着。

出处古华《芙蓉镇》:“抽茎了,长叶了,铁骨青枝,傲然屹立。”

例句抽茎了,长叶了,铁骨青枝,傲然屹立。(古华《芙蓉镇》)

2、碧血丹心

解释满腔正义的热血,一颗赤诚的红心。形容十分忠诚坚定。

出处《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例句(1)某地抗日烈士纪念塔上的题辞是:碧血丹心,光照千秋。(2)岳飞碧血丹心,抗金报国,却被权臣秦桧害死。

3、苍松翠柏

解释苍:青色。翠:青绿色。指四季常青的松柏。比喻具有高贵品质、坚定节操的人。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

例句季羡林《幽径悲剧》:“山上苍松翠柏,杂树成林。”

4、东摇西摆

解释形容走路不稳。比喻容易动摇、不坚定。

出处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8回:“只见那边妖妇妖尼,笑吟吟的将拂子东摇西摆。”

例句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我们的某些同志却像一个小脚女人,东摇西摆地在那里走路,老是埋怨旁人说:走快了,走快了。”

5、二心两意

解释形容意志不专一、不坚定。

出处汉·王充《论衡·时》:“夫地之神,用心等也。人民无状,加罪行罚,非有二心两意,前后相反也。”

例句做事不能二心两意的

6、匪石匪席

解释不是石,不是席。意为石可转而心不可转,席可卷而心不可卷。比喻意志坚定,永不变心。

出处《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7、坚忍不拔

解释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出处宋·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例句不管在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们要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

8、坚韧不拔

解释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出处方毅《读》:“需要的是刻苦学习,刻苦钻研,始终不懈,坚韧不拔。”

例句不管在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们要有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

9、勤学好问

解释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它而今是勤学好问,便谥之以文。”

例句无

10、不食周粟

解释粟:小米,泛指粮食。本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比喻忠诚坚定,不因生计艰难而为敌方工作。

出处《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例句这是沿路讨来的残饭,因为两人曾经议定“不食周粟”,只好进了首阳山之后开始实行。(鲁迅《故事新编·采薇》)

11、不可动摇

解释形容极其坚定、牢固。

出处鲁迅《而已集·革“首领”》:“虽然这‘北京文艺界’已被徐丹甫先生在《学灯》上指定,隐隐然不可动摇了。”

例句虽然这“北京文艺界”已被徐丹甫先生在《学灯》上指定,隐隐然不可动摇了,……。(鲁迅《而已集·革“首领”》)

12、笃信好学

解释笃信:忠实地信仰。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勤学好问。

出处《论语·泰伯》:“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例句章炳麟《革命道德说》:“若夫笃信好学,志在生民者,略有三数。”

13、海枯石烂

解释海水干涸、石头腐烂。形容历时久远。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

出处宋·王奕《法曲献仙音·和朱静翁青溪词》:“老我重来,海干石烂,那复断碑残础。”

例句汝要说我降,除非海枯石烂。(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

14、毫不动摇

解释丝毫也不会改变意志

出处毛泽东《愚公移山》:“愚公批驳了智叟的错误思想,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

例句丁玲《风雨中忆萧红》:“然而却需要阿底拉斯的力背负着宇宙的时代所给予的创伤,毫不动摇地存在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