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金兰是指的什么意思

一、结拜金兰是什么意思

旧时中国社会交际习俗,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结为兄弟姐妹,因为志趣相投以示亲近的一种方式,也有基于共同利益的个人或集团,以磕头换帖、同饮血酒、对天盟誓的方式结为兄弟姐妹,以共同的信仰和誓言来约束和维护共同的利益关系。

原指朋友间感情投合。后来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如:《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及张飞在涿郡张飞庄后花开正盛的桃园,备下乌牛白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结为异姓兄弟。

扩展资料:

它源于三国时代的“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为生死与共兄弟的故事。后来,人们崇拜之、继而仿效之,即志趣、性格等相近、互相投缘的人,通过一定的形式,结为兄弟姐妹般的关系,生活上互相关心、支持帮助,遇事互相照应。

久而久之,遂演变成一种具有人文色彩的礼仪习俗。这是友情的升华与社会关系的一种定格,贯穿着儒家“义”的思想,填充于亲情与友情之间,其是一种友情升华为亲情的特殊社会人际关系。

结义有规范性的礼仪程序

即以自愿为基础,通过协商、同意,选择吉日良辰,在一个大家都认为较适宜的地方,如祠堂等,上挂关公等神像,下摆三牲祭品,即猪肉、鱼、蛋(按人数计算,每人一粒),以及一只活鸡(男结拜为公鸡,女结拜为雌鸡),一碗红酒和“金兰谱”(也称立誓言,内容附后)。

“金兰谱”每人一份,按年龄大小为序写上各人名字,并按手印。仪式开始后,每人拿一炷香和“金兰谱”。

然后,把鸡宰 了,鸡血滴入红酒中,每人左手中指(女人右手)用针尖刺破,把血也滴入红酒中,搅拌均匀,先洒三滴于地上,最后以年龄大小为序,每人喝一口,剩下的放在关公神像前。这种形式,有的也叫“歃血立盟”。如今一般不提倡这种关系结拜。

结义者不分男女老少,人数无限定,可古代必须是奇数,同年人同性结拜,男的称兄弟,女的称姐妹,一般青少年时期进行,多为志趣相投,或同病相怜或是各有所求。

旧社会结拜礼节习俗较多:一是宗亲者不结拜;二是姻亲者不结拜;三是有辈份差别者不结拜;四是八字不合者不结拜;五是破族规者不结拜(以前族内如与别宗族结怨,立誓定规不与某族结好、婚娶等的族规。)等。

随着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提高,人们认为只要彼此好相处,不必拘泥于某种形式。

古代结拜仪式后,参与结拜人之间即以兄弟姐妹称呼,有的在称呼前加“契”、“兰”、“谊”等字,也有俗称为老大、老二、老三……意味着生死与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凡遇婚丧喜庆、过年过节等,均以兄弟姐妹关系来往。

这种为互相关爱、支持、帮助的结义形式,随着时间、社会环境和人们思想等因素的变化,其形式、内容、作用也大为不同,构成人与人之间密切而复杂的社会关系。行善者,则可成为一个团结向上、对社会进步有益的团体。

(如:1944年中共福建省委隐蔽驻扎在水口坂里时,党和游击队领导人与坂里的革命群众歃血为盟。在特殊年代通过这种结义形式,密切党及其游击队同群众的关系,达到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共同抗击日寇和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目的,其意义显而易见。)

结义的盟誓是人们实现人生理想的良好初衷,其最后的结果不是都能预期得到的,人的感情也会因环境条件变化而变化,或淡若平常,甚至反目为仇。一旦到了这种地步,结拜的盟誓也就受到破坏,结盟者常常不欢而散。一般情况要终结当时结义之盟,需要以结义时的形式了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义结金兰



二、金兰是什么意思

最早出自《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嗅如兰”。所以金兰之交比喻朋友间的同心合意、生死与共。 就是结为兄弟啦

三、结义金兰是什么意思

西北玄天一枝花,
横金兰葛四大家,
虽然不是亲兄弟,
谁也未曾分过家。
金平彩挂,全凭说话。

四、结拜成金兰是什么意思?

啥叫金兰?这个说法来自《世说新语·贤媛》“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这个说法大概来自于:《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朋友交情深厚,后来,根据这些个典故,朋友间情投意合,进而结为异生兄弟或姐妹,称结金兰(契若金兰)。以前的规矩,义结金兰后,要交换谱贴,叫金兰谱或叫兰谱,因此还有一个说法叫做“换贴”,也是两个人拜把子结金兰的意思。

--------------------------------------------------------
成语: 金兰之契 (拼音:jīn lán zhī qì)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

典故: 金:比喻坚;兰:比喻香;契:投合。指交情投合的朋友。

成语: 金兰之友 (拼音:jīn lán zhī yǒu)

出处: 《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典故: 指亲密的朋友。

成语: 契若金兰 (拼音:qì ruò jīn lán)

出处: 《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典故: 比喻朋友交情深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