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描写落日景色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描写落日景色的成语:碧波荡漾、波光粼粼、重峦叠嶂、高耸入云、湖光山色、锦绣河山、青山绿水、山清水秀、山明水秀、山环水抱、水天一色、夕阳西下、烟波浩渺、依山傍水、高山流水

1、波光粼粼

解释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波光明净。

出处阿来《尘埃落定》第七章:“月亮升起来,照着波光粼粼的小河。”

例句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渔帆点点。

2、湖光山色

解释湖的风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

出处宋·吴自牧《梦梁录·五代人物》:“杭城湖光山色之秀,锺为人物,所以清奇特,为天下寇。”

例句园内轩窗四启,看着湖光山色,真如仙境。(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

3、锦绣河山

解释形容壮丽华美的祖国山河。

出处元·白朴《梧桐雨》第二折:“统精兵直指潼关,料唐家无计遮拦,单要抢贵妃一个,非专为锦绣江山。”

例句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朱德《寄南征诸将》诗)

4、青山绿水

解释泛称美好山河。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青山绿水。’曰:‘见后如何?’师曰:‘绿水青山。’”

例句历遍了青山绿水,看不尽野草闲花。(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三回)

5、山明水秀

解释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出处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例句在一个山明水秀的村庄里,她认识了一个佃户的女儿名叫黑妮,接着她们成了好朋友。(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八章)

6、山清水秀

解释形容风景优美。

出处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例句我的家乡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7、水天一色

解释水光与天色相浑。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

出处唐·王勃《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例句那洞庭湖真个波涛万顷,水天一色。(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九回)

8、夕阳西下

解释指傍晚日落时的景象。也比喻迟暮之年或事物走向衰落。

出处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例句夕阳西下路途行,越岭经峰十里余。柳亚子《琵琶湖·杂诗》

9、烟波浩渺

解释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广阔无边。

出处唐 崔致远《将归海东巉山春望》:“目极烟波浩渺间,晓鸟飞处认乡关。”

例句这个玉琴湖比不上洞庭湖那么烟波浩渺,犹如仙境一般。

10、高山流水

解释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出处《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例句孔圣人尚学琴于师襄,一操便知其为文王。高山流水,得遇知音。(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六回)

11、高耸入云

解释耸: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出处刘伯承《回忆长征》:“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

例句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刘伯承《回忆长征》)

12、依山傍水

解释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

出处宋·叶適《安集两淮申省状》:“奔迸渡江求活者几二十万家,而依山傍水相保聚以自固者亦几二十万家。”

例句维曰:陈仓城池坚固,郝昭守御甚密,又得王双相助,实不可取。不若令一大将,依山傍水,下寨固守。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

13、重峦叠嶂

解释峦:连绵的山。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出处唐·徐光溥《题黄居寀秋山图》:“秋来奉诏写秋山,写在轻绡数幅间;高低向背无遗势,重峦叠嶂何孱颜。”

例句朱自清《瑞士》:“阿尔卑斯有的是重峦叠嶂,怎么看也不会穷。”

14、碧波荡漾

解释碧:青绿色。青绿色的波浪起伏不定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9章:“灿烂的阳光,美丽的野花,碧波荡漾的原西河,凹凸不平的石板街……”

例句吴茂盛《驻京办》序篇:“乾隆向东一望,湖面碧波荡漾。”

描写落日景色的词语:山环水抱

词语解释

1、山环水抱:山峦环绕,溪水围抱。形容村庄、寺院等座落在背山面水的幽雅环境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