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看错朋友的成语:不辨菽麦、错认颜标、举案齐眉、视而不见、有眼如盲、有眼无珠、知人知面不知心、不识大体
1、错认颜标解释形容懵懂浅陋。
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八:“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
2、举案齐眉解释送饭时把托盘肖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出处《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例句次日,蘧公孙上厅谢亲,设席饮酒。席终,归到新房里,重新摆酒,夫妻举案齐眉。(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
3、视而不见解释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
出处《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例句(1)他对周围的一切都视而不见,一脸茫然地走下了楼梯。(2)对于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的坏人、坏事,我们绝不能视而不见。
4、有眼如盲解释虽有眼睛,如同瞎子。指不认识著名人物,或不识大体。
出处元·范子安《竹叶舟》第四折:“师父,弟子有眼如盲,只望师父救度咱。”
例句明·无名氏《广东子》第二折:“更怕我有眼如盲,我从来性格玲珑。”
5、知人知面不知心解释旧时俗语。指认识一个人容易,但要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却很困难。
出处元 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二折:“哥也,知人知面不知心,你道无二心呵。”
例句凤姐儿故意的把脚放迟了,见他远去了,心里暗忖道:“这才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呢。那里有这样禽兽的人?”(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一回)
6、不识大体解释大体:关系全局的道理。不懂得从大局考虑。
出处《史记·平原虞卿列传》:“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晋·袁宏《后汉记》卷一○:“臣愚浅,不识大体。”
例句上斥为不识大体,仍谕内监在外生事者听人责惩。(《清史稿·高宗本纪》)
7、不辨菽麦解释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麦子。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出处《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
例句世间也尽有不辨菽麦的人。(郭沫若《银杏》)
8、有眼无珠解释珠:眼珠。没长眼珠子。用来责骂人瞎了眼,看不见某人或某事物的伟大或重要。
出处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常言道,贤者自贤,愚者自愚,就似那薰莸般各别难同处,怎比你有眼却无珠。”
例句师父,弟子有眼无珠,不认得师父的尊容,多有冲撞,万望恕罪。(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