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形容没有为什么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形容没有为什么的成语:不动声色、垂绅正笏、毫不关心、毫不在意、满不在乎、漠不关心、漠然置之、社稷之臣、泰山之安、无动于衷、置之不理

1、不动声色

解释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出处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例句他也不动声色,勤勤慎慎办他的公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

2、无动于衷

解释衷:内心。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以至顶到如今,偏偏碰着这位制军是不轻容易见客的,他见也好,不见也好,便也漠然无动于中了。”

例句面对集体财产遭到大火的威胁,我们怎么能无动于衷呢?

3、置之不理

解释之:代词,它;理:理睬。放在一边,不理不睬。

出处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十六回:“各人听了,反不以为是,就有说他是嫌钱多的,又有说他是愿贫不愿富的,邓仪卿种种置之不理而已。”

例句老师批评他,他置之不理。

4、满不在乎

解释丝毫不在意。

出处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区区一条生命,在他们眼里,正和一根草,一堆马粪一般,是满不在乎的!”

例句老师批评他,他总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5、漠不关心

解释漠:冷淡。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出处明 朱之瑜《与冈骑昌纯书二首》:“至于一身之荣瘁,禄食之厚薄,则漠不关心,故惟以得行其道为悦。”

例句好比看古代或是异国的故事,漠不关心。(叶圣陶《英文教授》)

6、漠然置之

解释置:放。很冷淡地把它搁在一边。指对人或事态度冷淡,放在一边不理。

出处宋 高斯得《耻堂存稿 直前奏事》:“今被灾之地既广,旧由比固当悉援,然亦安可漠然视之,然徒责之诸司州郡乎?”

例句彼而漠然置之,犹可言也;我而漠然置之,不可言也。(清·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7、毫不在意

解释丝毫不在乎或不介意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一回:“我佛原是个大慈大悲之主,毫不在意。”

例句茅盾《如是我见我闻》:“然而他在一夜之间就输去了,却毫不在意。”

8、社稷之臣

解释社稷: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和谷神,代指国家。春秋时对作大国附庸的小国的称谓。指身负国家重任的大臣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季氏》:“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例句元·李文蔚《蒋神灵应》第二折:“若论此子,乃社稷之臣,栋梁之材。”

9、泰山之安

解释安:安稳。像泰山那样稳固。形容稳固安定

出处汉·枚乘《上书谏吴王》:“以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

例句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6回:“内安百姓,外抚四夷,勋加于王室,泽布于诸侯,国有泰山之安,君享无强之福。”

10、毫不关心

解释对人对事态度冷淡,丝毫不在意

出处邓小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土改与整党工作的指示》:“有的部分对群众利益毫不关心,而尽情地耗费人力和物力。”

例句林海音《晚晴》:“他竟变得对桥牌毫不关心了。”

11、垂绅正笏

解释绅:古代士大夫的衣带;笏:朝笏。垂下衣带的末端,恭敬地拿着朝笏。形容大臣庄重严肃的样子

出处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