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断绝父子关系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断绝父子关系的成语:不相闻问、不相问闻、杜绝人事、断羽绝鳞、恩断义绝、恩断意绝、恩绝义断、割恩断义、割席分坐、鸿断鱼沉、三思而后行、水尽鹅飞、雁杳鱼沉、一刀两断、义断恩绝、音问杳然、音问两绝、雨断云销、鱼沉雁杳

1、不相问闻

解释指没有联系或断绝往来。

例句无

2、断羽绝鳞

解释断绝书信。羽鳞,犹鱼雁。

出处元·柯丹邱《荆钗记·套书》:“因科举离乡半春,从别后断羽绝鳞。今日天教遇你们,趁良使附归音信。”

例句无

3、恩断义绝

解释恩:恩情;义:情义。感情破裂。多指夫妻离异。

出处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三折:“咱两个思断义绝,花残月缺,再谁恋锦帐罗帏。”

例句今与郎君恩断义绝矣,天荒地老,永无见期。清·徐瑶《太狠生传》

4、割恩断义

解释舍弃恩德,断绝道义。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自桃园缔盟,誓以同死;今何中道相违,割恩断义?”

例句无

5、鸿断鱼沉

解释书信断绝,音讯全无。

例句无

6、三思而后行

解释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

出处《南齐书·公冶度》:“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例句他非常细心,办事总是三思而后行。

7、水尽鹅飞

解释比喻恩情断绝,各走各的路。也比喻精光,一点儿也不剩。

出处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二折:“你休等的我恩断意绝,眉南眼北,恁时节水尽鹅飞。”

例句刘斯奋《白门柳·鸡鸣风雨》第二章:“用不了多久,一样要落得个水尽鹅飞的收场!”

8、雁杳鱼沉

解释比喻音信断绝。

出处元 刘廷信《折桂令 忆别》:“想人生最苦离别,雁杳鱼沉,信断音绝。”

例句清·陈瑞生《再生缘》第22回:“你如何,雁杳鱼沉少定踪。”

9、一刀两断

解释一刀斩为两段。比喻坚决断绝关系。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二:“一刀两段,未称宗师。”《朱子语类》卷四十四:“观此可见克己者是从根源上一刀两断,便斩绝了,更不复萌。”

例句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他终于和那些不务正业的人一刀两断了。

10、义断恩绝

解释义:情义;恩:恩情。指情谊完全决裂。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想人生最苦是离别,可怜是千里关山,独自跋涉。似这般割肚牵肠,倒不如义断恩绝。”

例句此刻又被景翼那厮卖出来,已是义断恩绝的了,还有甚么守节的道理。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四回

11、音问两绝

解释书信与消息都断绝。亦作“音问杳然”。

出处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卢造》:“后楚卒,元方护丧居江陵,数年间,音问两绝。”

例句无

12、鱼沉雁杳

解释比喻书信不通,音信断绝。

出处唐·戴叔伦《相思曲》:“鱼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例句源(刘源)出门年余,鱼沉雁杳。清·王韬《凇滨琐话·刘大复》

13、雨断云销

解释比喻男女恩情断绝。

出处宋·石孝友《醉落魄》词:“归期莫负青笺约。雨断云销,总是初情薄。”

例句无

14、不相闻问

解释闻问:通消息,通音讯。指没有联系或断绝往来。

出处《汉书·严助传》:“于是拜为会稽太守。数年,不闻问。

例句又三年,一贫如洗,更屡试不第,亲故白眼相向,渐至不相闻问。(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崔秀才》)

15、割席分坐

解释席:坐席。把席割断,分开坐。比喻朋友绝交。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16、杜绝人事

解释杜绝:断绝;人事:人与人的交往。即断绝与别人的一切交往。

出处《旧五代史·晋书·史圭传》:“圭出为贝州刺史,未几罢免,退归常山。由是闭门杜绝人事,虽亲戚故人造者不见其面。”

例句杜绝人事的人不会有所成就的

17、恩绝义断

解释恩:恩惠,恩情;义:情义,情份。恩爱和情义完全断绝,形容感情破裂

出处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索什么恩绝义断写休书。”

18、恩断意绝

解释恩:恩惠,恩情;意:情份。恩爱和情义完全断绝,形容感情破裂

出处明 无名氏《认金梳》第一折:“你若得见了你的亲娘,莫漏泄,休将我恩断意绝,可怜我无家无业。”

19、音问杳然

解释音问:音信。书信收不到,消息也没有

出处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四卷:“是时真宗在魏府,与众臣悬望救兵消息,音问杳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