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能够驾驭的成语:变化多端、博览群书、操纵自如、挥汗成雨、见多识广、口若悬河、林林总总、摩肩接踵、摩肩擦背、千军万马、千差万别、千辛万苦、人山人海、人才济济、数不胜数、滔滔不绝、万紫千红、五彩缤纷、五花八门、五颜六色、无所不能、运用自如、走南闯北、座无虚席、学富五车、不胜枚举、高朋满座、千变万化
1、博览群书解释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出处《周书·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例句(1)许多学者都能博览群书,广采众家之长。(2)我国许多大教授都是博览群书,智慧过人。
2、操纵自如解释掌握运用或驾驭得心应手,毫无阻碍。
出处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一回:“若遇风平浪静的时候,他驾驶的情状,亦有操纵自如之妙。”
例句他驾驶的情状亦有操纵自如之妙,不意今日遇见这么大的风浪,所以都毛了手脚。(清·刘鹗《老残游记》)
3、挥汗成雨解释挥:洒,泼。用手抹汗,汗洒下去就跟下雨一样。形容人多。
出处《战国策·齐策一》:“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例句正是摩肩如云,挥汗成雨的时候,烦渴的了不得。(清·曾朴《孽海花》第十回)
4、口若悬河解释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唐·韩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例句知县见他说的口若悬河,又是本朝确切贼,不由得不信。(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
5、林林总总解释形容众多。
出处唐·柳宗元《贞符》:“惟人之初,总总而生, 林林而群。”
例句在林林总总的这类故事中,也有一个是说鲁班学习海龙王宫殿的建筑艺术。(秦牧《鲁班的妙手》)
6、千变万化解释形容变化极多。
出处《列子·周穆王》:“乘虚不坠,触实不硋,千变万化,不可穷极。”《史记·贾谊列传》:“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
例句官场中的事,千变万化,那里说得定呢。(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
7、千差万别解释形容各类多,差别大。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五:“僧问:‘如何是无异底事?’师曰:‘千差万别。’”
例句虽然同是中国人,各地区的方言却千差万别,很难互相沟通。必须普及普通话,达到用语言交流的目的。
8、千军万马解释形容雄壮的队伍或浩大的声势。
出处《南史·陈庆之传》:“名军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例句各方面竟如千军万马地围困拢来,实在说,我是有被这班箭手底乱箭所射死的可能性的。(柔石《二月》二四)
9、人才济济解释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
出处《书·大禹漠》:“济济有众,咸听朕命。”
例句闺臣见人才济济,十分欢悦。(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二回)
10、人山人海解释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一回:“每日有那一般打散,或是戏舞,或是吹弹,或是歌唱,赚得那人山人海价看。”
例句节日的公园人山人海,热闹极了。
11、数不胜数解释数:计算。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
出处《方岩记静》:“类似这样的奇迹灵异,还数不胜数,所以一年四季,方岩香火不绝,而尤以春秋为盛。”
例句我们决不能像旧学校那样,用数不胜数的,九分无用一分曲了的知识来充塞青年的头脑。《论学习共产主义》
12、万紫千红解释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出处宋·朱熹《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例句整个文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大好局面。
13、无所不能解释没有什么不能做的。指样样能做。
出处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一:“近岁迎紫姑者极多,大率多能文章歌诗,有极工者,予屡见之,多自称蓬莱谪仙,医卜无所不能,棋与国手为敌。”
例句从小风流俊雅,无所不能。(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三)
14、五彩缤纷解释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铺设得五彩缤纷,当中摆了姊姊画的那一堂寿屏,两旁点着五六对青烛。”
例句墙壁上有着许多霜花似的花纹,在灯光的照耀下,满墙都放射着五彩缤纷的光芒,就好象是彩虹织成似的。(峻青《地下水晶宫》)
15、五花八门解释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出处《虞初新志·孙嘉淦》:“伏龙以西,群峰乱峙,四布罗列,如平沙万幕,八门五花。”
例句湖北的省政府在当时真正是一种鱼龙漫衍的“模范政府”,那个委员会五花八门地是什么人品都有。(郭沫若《革命春秋·北伐途次》)
16、五颜六色解释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引伸为各色各样。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四回:“惟各人所登之云,五颜六色,其形不一。”
例句这在四川的拉夫史上是一桩奇迹,于是那些乡下人,哦了一声,立刻发出五颜六色的推测来了。(沙汀《凶手》)
17、学富五车解释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出处《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例句大贤世居大邦,见多识广,而且荣列胶庠,自然才贯二酉,学富五车了。(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六回)
18、走南闯北解释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
出处老舍《龙须沟》第二幕:“这年月呀,女人尊贵啦,跟男人一样可以走南闯北的。”
例句他自小走南闯北,见过许多大世面。
19、座无虚席解释虚:空。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出席的人很多。
出处《晋书·王浑传》:“时吴人新附,颇怀畏惧。浑抚循羁旅,虚怀绥纳,座无空席,门不停宾,于是江东之士莫不悦附。”
例句中国杂技团在加拿大的每场演出不仅座无虚席,而且还得增加数以百计的临时座位。
20、变化多端解释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陈从善梅岭失浑家》:“这齐天大圣神通广大,变化多端。”
例句旧朋友是变化多端,几乎是不剩一个了。(《鲁迅书信集·致曹靖华》)
21、不胜枚举解释胜:尽;枚:个。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
出处清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而宋人撰述不见于志者,又复不胜枚举。”
例句祖国风光秀丽,名胜古迹不胜枚举。
22、高朋满座解释高:高贵。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例句邕高朋满座,闻粲至,倒履迎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回)
23、摩肩接踵解释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出处《战国策·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宋史·李显忠传》:“入城,宣布德意,不戮一人,中原归附者踵接。”
例句节日的公园里,游人摩肩接踵,十分拥挤。
24、运用自如解释运用得非常熟练自然。
出处清 梁启超《开明专政论》第五章:“列国并立时代,幅员稍狭,故得厉行专政,而运用自如。”
例句这些数学公式他掌握的很好,所以做题能运用自如。
25、见多识广解释见过的多,知道的广。形容阅历深,经验多。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还是大家宝眷,见多识广,比男子汉眼力到胜十倍。”
例句她是每天上街去买菜的,自然见多识广,知道这东西的时价。(茅盾《过年》)
26、千辛万苦解释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
出处元·张之翰《元日》:“千辛万苦都尝遍,只有吴淞水最甘。”
例句侨胞的金钱不是容易得到的,是由于他们胼手胝足,千辛万苦,省吃俭用,积累起来的。(邹韬奋《抗战以来·热烈爱国的千万侨胞》)
27、滔滔不绝解释滔滔:形容流水不断。象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出处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例句斡离不得汪豹献了李刘隘口,无人阻当,滔滔不绝,把十万大兵尽数渡了黄河。(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回)
28、摩肩擦背解释摩:摩擦。肩碰肩,背靠背。形容人多拥挤
出处清·石玉昆《续小五义》第69回:“行至大街,就见那些人摩肩擦背,搀老扶幼,全是瞧擂台去的。”
例句季羡林《上海菜市场》:“熙熙攘攘的人群,摩肩擦背,来来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