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大山风景的成语:壁立千仞、层峦叠嶂、崇山峻岭、重峦叠嶂、重岩叠嶂、重重叠叠、叠嶂层峦、高不可攀、高耸入云、孤峰突起、湖光山色、锦绣河山、连绵起伏、连绵不断、千山万水、千岩万壑、青山绿水、犬牙交错、山清水秀、山明水秀、山高路险、山高路陡、万壑千岩、巍然屹立、下临无地、悬崖峭壁、悬崖绝壁、高山流水、高高在上、蜿蜒起伏
1、重岩叠嶂解释形容山岭重重叠叠,连绵不断。
出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例句秋来奉诏写秋山,写在轻绡数幅间;高低向背无遗势,重岩叠嶂何孱颜。唐·徐光溥《题黄居寀秋山图》
2、叠嶂层峦解释嶂:形势高险像屏障的山。层:重。峦:就是连着的山。形容山峦重叠,连绵不断。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九:“叠嶂层峦,点点苍苔铺翡翠。”
例句无
3、高不可攀解释攀:抓住高处的东西向上爬。高得手也攀不到。形容难以达到。也形容人高高在上,使人难接近。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回:“小弟撺空离地不过五六丈,此树高不可攀,何能摘他?这是‘癞虾蟆想吃天鹅肉’了。”
例句我们反对把创作说得高不可攀,但也反对把它说成不须付出心血就轻而易举地可以做到。(茅盾《创作问题漫谈》)
4、湖光山色解释湖的风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
出处宋·吴自牧《梦梁录·五代人物》:“杭城湖光山色之秀,锺为人物,所以清奇特,为天下寇。”
例句园内轩窗四启,看着湖光山色,真如仙境。(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
5、锦绣河山解释形容壮丽华美的祖国山河。
出处元·白朴《梧桐雨》第二折:“统精兵直指潼关,料唐家无计遮拦,单要抢贵妃一个,非专为锦绣江山。”
例句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朱德《寄南征诸将》诗)
6、连绵不断解释连绵: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
出处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往余再丧妻,四丧子,复丧妹,最后丧母,连绵不绝,哭泣悲伤,五衷菀结。”
例句连绵不断的高山阻挡我们的去路。
7、连绵起伏解释连绵:连续不断的样子;起伏:高低不平。连续不断而且起伏不平。
出处孙荪《云赋》:“连绵起伏的云宛如浮动在海上的冰山。”
例句这里的丘陵真是连绵起伏。
8、千岩万壑解释形容山峦连绵,高低重迭。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唐·白居易《题歧王旧山池石壁》诗:“况当霁景凉风后,如在千岩万壑间。”
例句千岩万壑供野宿,羊肠鸟道笑津迷。(陈毅《乐安宜黄道中闻捷》诗)
9、千山万水解释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出处唐·张乔《寄维阳故人》诗:“离别河边绾柳条,千山万水玉人遥。”
例句(1)千山万水并不能隔断真诚的友谊。(2)红军经过了千山万水,最后到达了延安。
10、青山绿水解释泛称美好山河。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青山绿水。’曰:‘见后如何?’师曰:‘绿水青山。’”
例句历遍了青山绿水,看不尽野草闲花。(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三回)
11、山明水秀解释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出处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例句在一个山明水秀的村庄里,她认识了一个佃户的女儿名叫黑妮,接着她们成了好朋友。(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八章)
12、山清水秀解释形容风景优美。
出处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例句我的家乡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13、万壑千岩解释形容峰峦、山谷极多。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唐·白居易《题歧王旧山池石壁》诗:“况当霁景凉风后,如在千岩万壑间。”
例句北宋·柳永《夜半乐》词:“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
14、巍然屹立解释巍然:极高的样子;屹立:山势直立高耸。比喻象高山一样直立地上,不可动摇。
出处梁启超《新民说》第三节:“吾国夙巍然屹立于大东,环列皆小蛮夷,与他方大国,未一交通。”
例句在天安门右前方,巍然耸立着一坐雄伟壮丽的大厦,这就是人民大会堂。(孙世恺《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15、悬崖峭壁解释峭壁:陡直的石壁。形容山势险峻。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十六回:“四面尽是高山,左右是悬崖峭壁,只见高山峻岭,无路可登。”
例句明 施耐庵《水浒传》:“众人打一看时,四面尽是高山,左右是悬崖峭壁。”
16、悬崖绝壁解释形容山势险峻。同“悬崖峭壁”。
出处方纪《三峡之秋》:“爬上悬崖绝壁,听见虎豹的叫声。”
例句但是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的境界的,却是那些“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它们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绝壁的隙缝,身子扭的像盘龙柱子。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17、壁立千仞解释形容岩石高耸。
出处晋·张载《剑阁铭》:“惟蜀之门,作固作镇,是日剑阁,壁立千仞。”《水经·河水注》:“其山惟石,壁立千仞,临之目眩。”
例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18、层峦叠嶂解释层峦:山连着山;迭障:许多高险的象屏障一样的山。形容山峰多而险峻。
出处宋·陆九渊《与王谦仲书》:“方丈檐间,层峦叠嶂,奔腾飞动,近者数十里,远者数百里,争奇竞秀。”
例句层峦叠嶂的黄山是何等的雄伟壮观啊!
19、崇山峻岭解释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险峻的山岭。
出处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例句唐敖一心记挂梦神所说名花,每逢崇山峻岭,必要泊船,上去望望。(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回)
20、高山流水解释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出处《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例句孔圣人尚学琴于师襄,一操便知其为文王。高山流水,得遇知音。(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六回)
21、高耸入云解释耸: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出处刘伯承《回忆长征》:“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
例句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刘伯承《回忆长征》)
22、犬牙交错解释错:交叉,错杂。比喻交界线很曲折,象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也比喻情况复杂,双方有多种因素参差交错。
出处《汉书·中山靖王传》:“诸侯王自以骨肉至亲,先帝所以广封连城,犬牙相错者,为盘石宗也。”
例句这两个国家的边界线犬牙交错。
23、重峦叠嶂解释峦:连绵的山。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出处唐·徐光溥《题黄居寀秋山图》:“秋来奉诏写秋山,写在轻绡数幅间;高低向背无遗势,重峦叠嶂何孱颜。”
例句朱自清《瑞士》:“阿尔卑斯有的是重峦叠嶂,怎么看也不会穷。”
24、高高在上解释原指地位高,现在形容领导者脱离实际,脱离群众。
出处《诗经·周颂·敬之》:“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
例句有着理智的青年朋友们眼看部长高高在上,“三青团”爪牙虎视眈眈,也只有沉默装傻而已。(邹韬奋《患难余生记》第二章)
25、下临无地解释临:居高处朝向低处。从高往下看,望不见底。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例句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雁荡山日记》:“俯阈而窥,下临无地。”
26、重重叠叠解释同样的东西层层堆叠或指反反复复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
例句曲波《林海雪原》:“一个一个有水缸大小,密密层层,重重叠叠,也不知有几万个。”
描写大山风景的词语:孤峰突起、山高路险、山高路陡、蜿蜒起伏
词语解释
1、孤峰突起:孤:单独;突起:高耸。单独的一座山峰高高地耸立着。
2、山高路陡:山又高有陡,行走非常困难。比喻道路遥远艰险。同“山高路险”。
3、山高路险:山又高有陡,行走非常困难。比喻道路遥远艰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