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描写交通工具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描写交通工具的成语:白鱼入舟、不系之舟、车尘马足、车水马龙、车击舟连、车驰马骤、车马盈门、风驰电掣、光车骏马、花天酒地、李郭同舟、络绎不绝、马如游龙、门庭若市、日无暇晷、螳臂当车、无拘无束、熙熙攘攘、舟车劳顿、舟车楫马、舟中敌国、安步当车、杯水车薪、闭门造车、连续不断、素车白马、一叶孤舟

1、安步当车

解释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例句反正路不远,我们还是安步当车吧!

2、白鱼入舟

解释比喻用兵必胜的征兆。

出处《史记·周本纪》:“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诸侯皆曰:‘纣可伐矣。’”

例句武王白鱼入舟,君臣变色。(《三国志·魏书·杨阜传》)

3、车马盈门

解释车子充满门庭,比喻宾客很多。

出处明·谢谠《四喜记·乡荐荣欢》:“看连翩车马盈门,总不比旧是庭院。”

例句从前黄道台才过班的时候,那一天不是车马盈门,还有多少人要见不得见。(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4、车水马龙

解释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出处《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例句花天酒地,闹个不休,车水马龙,日无暇晷。(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

5、车尘马足

解释①指车马奔波。亦喻人世俗事。②指代车骑。敬称对方时亦用之。

出处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

例句一旦别去,何时复望车尘马足邪?宋·洪迈《容斋续笔·李林甫秦桧》

6、车驰马骤

解释形容车马奔驰迅猛。

出处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走马灯》:“走马灯者,剪纸为轮,以烛嘘之,则车驰马骤,团团不休,烛灭则顿止矣。”

例句敌寨不及防备,猛被元兵攻入,车驰马骤,扫了一个精光。蔡东藩《元史通俗演义》第五七回

7、车击舟连

解释车相撞,船相连。极言车船之多。

出处唐·柳宗元《故岭南盐铁院李侍御墓志》:“君以试大理评事佐荆南两税使,督食饶给,车击舟连。”

例句无

8、风驰电掣

解释驰:奔跑;掣:闪过。形容非常迅速,象风吹电闪一样。

出处《六韬·龙韬·王翼》:“奋威四人,主择材力,论兵革,风驰电掣,不知所由。”

例句黄飞虎枪法如风驰电掣,往来如飞。(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六十回)

9、络绎不绝

解释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出处《后汉书·南匈奴传》:“窜逃入塞者络绎不绝。”

例句我梦里所到的地方,竟是一片康庄大道,马来车往,络绎不绝。(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十回)

10、李郭同舟

解释以之比喻知已相处。

出处《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

例句一时门外瞻望颜色,伺侯车骑者弱项肩累迹,几如荀陈会坐,李郭同舟。东汉风流,再见今日也。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八

11、马如游龙

解释形容人马熙熙攘攘的景象。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例句萧洒词人,往来游戏,马如游龙,车相接也。清·余怀《板桥杂记·轶事》

12、日无暇晷

解释形容没有一点空闲的时候。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所讲的不是嫖经,便是赌局,花天酒地,闹个不休,车水马龙,日无暇晷。”

例句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7回:“他自从接了这四个差使之后,一天到晚真正是日无暇晷,没有一天不上院。”

13、素车白马

解释旧时办丧事用的车马,后用作送葬的语词。

出处《后汉书·范武传》记载:山阳人范式跟汝南人张劭友好,劭去世后将埋葬,式“素车白马,号哭而来。”

例句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5回:“只见一队素车白马的人前来,叔宝定睛一看,见是魏玄成。”

14、无拘无束

解释拘、束:限制、约束。形容自由自在,没有牵挂。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逐日家无拘无束,自在逍遥此一长生之美。”

例句他放开缰绳,任由枣红马无拘无束和驰骋。

15、熙熙攘攘

解释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出处《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例句共青团员都打扮成去远足的样子,每人提了个提包,有的是挂包,熙熙攘攘的会集在厂里的球场上。(茹志娟《新当选的团支书》)

16、舟中敌国

解释同船的人都成的敌人。比喻大家反对,十分孤立。

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例句清·冒襄《影梅庵忆语》:“尔辈无恐,即舟中敌国,不能为我害也。”

17、舟车劳顿

解释舟车:船与车,泛指一切水陆交通工具。劳顿:劳累疲倦。形容旅途疲劳困顿。

出处钱钟书《围城》第二章:“那两位记者都说:‘今天方博士舟车劳顿,明天早晨到府聆教。’”

例句等回到保定,因为舟车劳顿,公事又多,曾国藩的眼疾,越发重了,而岁尾年头,不如意的事,纷至沓来。高阳《慈禧全传》第二部二七

18、杯水车薪

解释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出处《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人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例句有新债未动毫分的,除了承许夏鼎三十两外,大有杯水车薪之状。(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十四回)

19、门庭若市

解释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出处《战国策·齐策一》:“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例句自从他的父亲当上县长以后,他们家每天都门庭若市。

20、螳臂当车

解释当:阻挡。螳螂举起前肢企图阻挡车子前进。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出处《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例句谁知腹中虽离渊博尚远,那目空一切,旁若无人光景,却处处摆在脸上。可谓“螳臂当车,自不量力。”(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八回)

21、闭门造车

解释关起门来造车子。比喻脱离实际,只凭主观办事。

出处宋·朱熹《中庸或问》卷三:“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

例句自以为闭门造车,出而合辙,而门外之辙与其所造之车,果相合否。(严复《救亡决论》)

22、花天酒地

解释形容荒淫腐化、吃喝嫖赌的生活。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到京之后,又复花天酒地,任意招摇。”

例句谁知四下里物色遍了,遇着的,倒大多数是醉生梦死,花天酒地的浪子,不然就是胆小怕事,买进卖出的商人。(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九

23、光车骏马

解释指装饰华丽的车马。

出处晋·陆机《百年歌》之二:“光车骏马游都城,高谈雅步何盈盈。”

24、舟车楫马

解释舟:船;楫:船桨。古时以战船当车,以船桨当马。指古代的水战

出处明·张鼎思《琅琊代醉编·舟车楫马》:“《太白阴经》云:水战之具,始自伍员制之以与楚战,以船为车,以楫为马。”

描写交通工具的词语:不系之舟、连续不断、一叶孤舟

词语解释

1、不系之舟:没有用绳缆拴住的船。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涯。也比喻无拘无束的身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