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情侣不在一起伤心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情侣不在一起伤心的成语:成双成对、待月西厢、钿合金钗、欢喜冤家、郎才女貌、怜我怜卿、另楚寒巫、拈花惹草、破镜分钗、青梅竹马、惹草沾花、惹草拈花、人约黄昏、似水如鱼、文君司马

1、待月西厢

解释指情人私相约会。

出处唐·元稹《月明三五夜》诗“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例句分明访贤东阁,已成待月西厢。《玉娇梨》第九回

2、钿合金钗

解释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例句钿合金钗细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宋·柳永《二郎神》词

3、欢喜冤家

解释表示又爱又恨的意思。小说戏曲中多用作对情人或儿女的亲热称呼。

出处元·童童学士《新水令·念远》:“生也因他,死也因他,恩爱人儿,冤家。”

例句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7回:“鹣鹣灯,缠绵债主。鸳鸯灯,欢喜冤家。”

4、郎才女貌

解释郎:旧指女子对丈夫或情人的称呼。男的有才气,女的有美貌。形容男女双方很相配。

出处元·关汉卿《望乡亭》第一折:“您两口子正是郎才女貌,天然配合。”

例句郎才女貌合相仿。(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

5、怜我怜卿

解释指彼此相爱怜。多指情人或夫妻之间。

出处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九回:“有美一人,独抱孤愤,怜我怜卿,飘飘意远。”

例句无

6、拈花惹草

解释比喻到处留情,多指男女间的挑逗引诱。

出处三国志无过说些战伐,也不希咤,终少些团香弄玉,惹草粘花。 元·杨立斋《哨遍》

例句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卷:“高山有好水,平地有好花,不免就有游山逛水、拈花惹草的闲人。”

7、破镜分钗

解释破镜:打破的镜子,喻分散。分钗:钗是由两股簪子合成的一种首饰,别在妇女的发髻上,钗股分开就成单个的簪子,因以分钗比喻夫妻或情人之间的离别、失散,也特指

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清腔类·好事近》:“岂料如今,翻成做破镜分钗,剩雨残云。”

例句无

8、青梅竹马

解释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儿童以竹竿当马骑。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出处唐·李白《长干行》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例句那少年时期的青梅竹马,在他心灵里留下了多少难忘的记忆啊!(魏巍《东方》第一部第九章)

9、惹草拈花

解释惹:招引,挑逗。比喻男女调情。多指调戏妇女。

出处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镜台儿边惹草拈花。”

例句这个人水性杨花,经常在外面惹草拈花。

10、惹草沾花

解释比喻男女调情。多指调戏妇女。同“惹草拈花”。

出处明·汪廷讷《狮吼记·奇妒》:“我非无斩钉截铁刚方气,都只为惹草沾花放荡情。”

例句无

11、人约黄昏

解释人在黄昏时约会。指情人约会。

出处宋·欧阳修《生查子》词:“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在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元·无名氏《云窗梦》第二折:“散了客宾,早教我急煎煎心困,我则怕辜负了人约黄昏。”

例句柳梢头晚上天街静,又早人约黄昏,论秋月四时偏胜。明·祝允明《八声甘州》词

12、似水如鱼

解释像鱼和水一样不能离开。形容关系密切,不可分离。多指男女情人。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若不是大恩人拔刀相助,怎能勾好夫妻似水如鱼。”明·张凤翼《红拂记·传奇大意》:“李靖人豪,张姬女侠,相逢似水如鱼。”

例句[正旦唱]这厮只因饱暖生淫欲……[正旦唱]便休想似水如鱼。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三折

13、文君司马

解释后指相爱的情人或夫妻。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在宴席上以琴音挑动临邛富商卓王孙寡居的女儿卓文君;文君夜奔相如,与之结为夫妇。卓王孙不认这门亲事,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开了个酒馆,文君当炉卖酒,相如穿着犊鼻裤与奴仆一道洗器皿,卓王孙感到耻

例句无

14、另楚寒巫

解释楚:楚怀王;巫:巫山神女。指夫妇或情人分居两地,孤单寂寞。

出处明·陈汝元《金莲记·偕计》:“孤帷冷簟,难辞白发于北堂;另楚寒巫,更撇红颜于别闼。”

例句无

15、成双成对

解释配成一对,多指夫妻或情侣。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讲到姐姐今日这喜事,不但有媒有妁,并且不请得是成双成对的媒妁,余外更多着一位月下老人。”

例句当然,这都是那些春风满面的少男少女,成双成对,含情脉脉。俞天白《危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