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一、描写雷峰塔的诗句古诗词 二、赞美“雷峰塔”的诗句有哪些 三、描写雷峰塔的优美段落 四、杭州新西湖十景诗句一、描写雷峰塔的诗句古诗词
1. 关于西湖雷峰塔的诗句 关于西湖雷峰塔的诗句 1. 西湖雷峰塔诗句 扫花游(西湖十咏·雷峰落照) 朝代:宋代 作者:陈允平 原文: 1. 数峰蘸碧,记载酒甘园,柳塘花坞。
最堪避暑。
爱莲香送晚,翠娇红妩。
2.欸乃菱歌乍起,兰桡竞举。
日斜处。
望孤鹜断霞,初下芳杜。
2.遥想山寺古。
看倒影金轮,逆光朱户。
暝烟带树。
有投林鹭宿,凭楼僧语。
可惜流年,付与朝钟暮鼓。
漫凝伫。
步长桥、月明归去。
3.张岱 雷峰塔 闻子状雷峰,老僧挂偏裘,日日看西湖,一生看不足。
4.时有熏风至,西湖是酒床,醉翁潦倒立,一口吸西江。
” 2. 赞美西湖菏花,段桥,雷峰塔的诗 《游雷峰塔处晦上人求诗》 年代: 宋 作者: 陈淳 摆脱人间名利缰,湖山深处事韬藏。
要知晦里真消息,养取灵台一点光。
《题雷峰塔南山小景》 年代: 宋 作者: 毛滂 钱塘门外西湖西,万松深处古招提。
孤塔昂昂据要会,湖光滟滟明岩扉。
道人安禅日卓午,寺外湖船沸箫鼓。
静者习静厌纷喧,游者趋欢穷旦暮。
非喧非寂彼何人,孤山诗朋良独清。
世间名利不到耳,长与梅花作主盟。
嗟我於此无一得,曾向峰前留行迹。
天涯暮景盍归来,坐对此图三太息。
曲苑风荷 年代: 清 作者: 许承祖 绿盖红妆锦绣乡,虚亭面面纳湖光。
白云一片忽酿雨,泻入波心水亦香。
《花港观鱼》 年代: 清 作者: 乾隆 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
最是春光萃西子,底须秋水悟南华! 《西湖春游词七首》 年代: 明 作者: 吴兆 晴光上柳条,结伴戏花朝。
歌近舟沿岸,人开马度桥。
雷峰看塔迥,葛岭弄泉遥。
日暮争门入,衣香满路飘。
《断桥残雪》 年代: 南宋 作者: 王洧 望湖亭外半青山,跨水修梁影亦寒。
待伴痕旁分草绿,鹤惊碎玉啄栏干。
3. 游西湖雷锋塔诗词有多少 《雷峰夕照》蝶恋花(明)莫番 古塔斜阳红欲暝,西崦人家,半在桑榆影。
水印残霞如灌锦,烟花佛国非凡境。
十里画船归欲尽,渔唱菱歌,别是湖中景。
待月有人楼上等,珠帘半卷阑重凭。
《买陂扩》(明)瞿佑 望西湖,雷峰隐隐,霞光云彩红粲。
相轮高耸犹难碍,何况铃音低唤。
堪爱玩,最好是前山,紫翠峰腰断。
平衔一半,似金镜初分,火珠将坠,万丈瑞光散。
凭栏处,催罢舞群歌伴,游船竞泊芳岸,雕并绣勒争门入,得六街尘乱,君不见疏星,淡月横微汉。
敲其待旦,听鲸吼华钟,龟鸣急鼓,光景暗中换。
《雷峰夕 照南乡子》 (明)马洪 高塔耸层层,斜日明时景倍增。
常是游湖船拢岸寻,登看遍,千峰紫翠凝。
暮色满觚棱,留照溪边扫叶僧。
鸦背分金犹未了,生憎,几处人家又上灯。
《雷峰夕照 步步娇》 (清)张易 烟凝暮色和峰黯。
日映浮屠晚,霞飞阵阵寒。
树杪流霞,夕阳檀板。
此际好留连,却如何便解归周缆。
《雷峰夕照 金浮图》 (清)夏叙典 谁装知浮图?耸秀四启霞窗入。
开云牖晚烟平,消得黄岩瘦。
极地擎天阅遍阴阳争斗。
岁岁雨驰风骤。
秋毫暮霁,胜迹依旧。
斜阳漏,玲珑明透。
翠簨呤龙,宝香喷兽。
乳鸦冷鸣钟后,落叶飘萧几片。
翻甃兀立,黄昏无偶。
归桡远送,倦客频回首。
《雷峰夕照 清江引词》 (清)厉鹗 黄妃塔颓如醉叟,大好残照逗。
浑疑劫烧余,忽讶飞光候。
渔村网收人唤酒。
4. 有关“雷峰塔”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雷峰塔”的诗句: 1. 宋.陈允平《扫花游》(西湖十咏·雷峰落照) 数峰蘸碧,记载酒甘园,柳塘花坞。
欸乃菱歌乍起,兰桡竞举。
遥想山寺古。
2. 明.马洪《雷峰夕 照南乡子》 高塔耸层层,斜日明时景倍增。
3. 清.张易《雷峰夕照 步步娇》 烟凝暮色和峰黯。
4. 清.夏叙典《雷峰夕照 金浮图》 谁装知浮图?耸秀四启霞窗入。
5. 清.厉鹗《雷峰夕照 清江引词》 黄妃塔颓如醉叟,大好残照逗。
雷峰塔名字的由来: 雷峰塔之名,则是因为塔建于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之上,民间以地名指称,都叫开了雷峰塔,反而少有知道黄妃塔的。
雷锋塔地理位置: 雷峰塔原建造在夕照山峰上,又称西关砖塔,位于杭州西湖南岸南屏山日慧峰下净慈寺前。
雷峰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脉,濒湖勃然隆起,林木葱郁。
5. 描写"雷峰塔"的古诗词有哪些
1、摆脱人间名利缰,湖山深处事韬藏。
——《游雷峰塔处晦上人求诗》年代: 宋 作者: 陈淳
2、钱塘门外西湖西,万松深处古招提。
道人安禅日卓午,寺外湖船沸箫鼓。
非喧非寂彼何人,孤山诗朋良独清。
嗟我於此无一得,曾向峰前留行迹。
——《题雷峰塔南山小景》年代: 宋 作者: 毛滂
3、闻子状雷峰,老僧挂偏裘,日日看西湖,一生看不足。
时有熏风至,西湖是酒床,醉翁潦倒立,一口吸西江。
——《雷峰塔》明 张岱
4、数峰蘸碧,记载酒甘园,柳塘花坞。
最堪避暑。
欸乃菱歌乍起,兰桡竞举。
望孤鹜断霞,初下芳杜。
遥想山寺古。
看倒影金轮,逆光朱户。
有投林鹭宿,凭楼僧语。
漫凝伫。
——《扫花游(西湖十咏·雷峰落照)》朝代:宋代 作者:陈允平
5、大觉光明,不须外觅,人人各有如来。
浮生迷昧,贩骨走千回。
凿透灵源法海,禅河涨、风浪崔巍。
泥牛吼,威音嘹亮,铁壁起云雷。
菩提。
无缝塔,林峦掩映,山色分开。
任曹溪雪满,漏泄红梅。
处处香严法界,休分别、只树蒿莱。
真消息,孤峰顶上,石女绣莓苔。
——《满庭芳》金 长筌子。
6. 形容雷峰塔的诗句
1、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
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
译文:宝塔高高,直指苍穹,登上绝顶,饱揽四周风光。
塔顶与天空的元气相接合,高耸的标志在海云之上。
出自:唐代:李白《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2、云合云开楼上下,月升月落榻东西。
侧身枕畔低回看,身与雷峰塔顶齐。
译文: 云升云降在楼上下,月升月落在东西。
侧身枕边低声回看,我和雷峰塔顶齐。
明代:宋珏《西湖杂咏二首》
3、三天竺路渐平登,高似雷峰塔几层。
山到无人行处好,松阴万树立孤僧。
译文:三天竺路渐渐平登,有雷峰塔几层高。
一直从山上走到没有人走的地方,松阴下站着一个孤独是僧人。
出自:元代:方回《三天竺道中》
4、雷峰看塔迥,葛岭弄泉遥。
译文:雷峰看塔很清楚,葛岭弄泉遥。
出自:明代:吴五兆《西湖春游词七首 其五》
5、底处凭阑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译文:黄昏时分,凭栏何处,思绪才如此飘渺无际?就在那孤山塔后小阁西边幽僻的僧房。
纵目远眺,映入眼帘的森森树林,阴阴寺院,暗淡得像一帧退了色的古画;而葑田块块,在水面上零星飘荡,又仿佛是棋盘上割下来的方格子。
出自:宋代:林逋《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二、赞美“雷峰塔”的诗句有哪些
1、《西湖杂咏二首》年代: 明 作者: 宋珏云合云开楼上下,月升月落榻东西。
2、《三天竺道中》年代: 宋 作者: 方回三天竺路渐平登,高似雷峰塔几层。
3、《住西湖白云禅院》年代: 近代 作者: 苏曼殊白云深处拥雷峰,几树寒梅带雪红。
斋罢垂垂浑入定,庵前潭影落疏钟。
4、《西湖春游词七首》年代: 明 作者: 吴兆晴光上柳条,结伴戏花朝。
歌近舟沿岸,人开马度桥。
雷峰看塔迥,葛岭弄泉遥。
日暮争门入,衣香满路飘。
5、《题雷峰塔南山小景》年代: 宋 作者: 毛滂钱塘门外西湖西,万松深处古招提。
孤塔昂昂据要会,湖光滟滟明岩扉。
静者习静厌纷喧,游者趋欢穷旦暮。
世间名利不到耳,长与梅花作主盟。
天涯暮景盍归来,坐对此图三太息。
三、描写雷峰塔的优美段落
描写雷峰塔的优美段落如下:1.雷峰塔一座雄伟壮观的塔,一座驰名中外的塔,一座拥有着数千年到数万年历史的塔。
这座华丽雄壮的塔矗立在杭州南部的雷峰上面,与北山上纤细俊俏的保俶塔遥遥相对。
顺着阶梯走进雷峰塔,雷峰塔旧址立即扑入眼帘。
那一堵堵残垣断壁,一块块残损的陶砖,让人想起劳动人民的艰辛,抗倭者戚继光的英勇,以及那倭寇的霸道。
2.杭州西湖边的雷锋塔,因为白娘子的传说而广为人知。
年雷锋塔倒塌后,鲁迅先生的两篇杂文更使它名满天下。
最初是由吴越国的最后一位国王钱俶以“敬天修德”名义在太平兴国二年召集一批顶尖的能工巧匠,在秀甲天下的西湖山水的最佳地段夕照山上开始建造的雷锋塔。
新雷锋塔共有五层,造型设计是以南宋重建后的姿容为形象依据,是一座八角形的楼阁式塔。
3.雷峰塔矗立在西湖岸的山峰上,虽然相隔甚远,但还是辨别得出,因为它所在的位置太突出很引人瞩目。
辽阔的西湖湖面迫使游人不得不远眺,一远眺自然会看到湖岸或水天相接的地方,这样雷峰塔自然便会摄入眼睑。
四、杭州新西湖十景诗句
1. 关于杭州西湖十景的诗句 关于杭州西湖十景的诗句 1.描写一处西湖十景的古诗 钱 塘 湖 春 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贸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歌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阳里白沙堤。
饮 湖 上 初 晴 后 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雷 峰 夕 照 [元] 尹廷高 烟光山色淡演钱,千尺浮图兀倚空。
湖上画船归欲尽,孤峰犹带夕阳红。
苏 堤 春 晓 [明] 杨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沙。
何处黄鹤破瞑烟,一声啼过苏堤晓。
曲 院 风 荷 [明] 王瀛 古来曲院枕莲塘,风过犹疑酝酿香。
尊得凌波仙子醉,锦裳零落怯新凉。
双 峰 插 云 [清] 陈糜 南北高峰高插天,两峰相对不相连。
晚来新雨湖中过,一片痴云锁二尖。
湖 心 亭 [清] 许承祖 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水云间。
停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
与 颜 钱 塘 登 樟 亭 望 潮 作 [唐] 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空通,浮天渤解党。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平 湖 秋 月 [宋] 孙锐 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涌 金 门 见 柳 [元] 贡性之 涌金门外柳如金,三日不来成绿阴。
折取一技入城去,教人知道已春深。
南 屏 晚 钟 [明] 万达甫 玉屏青障暮烟飞,给殿钟声落翠微。
小径殷殷惊鹤梦,山增归去扣柴扉。
夜 泛 西 湖 [明] 董斯张 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
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
花 港 观 鱼 [清] 许承祖 水上新红漾碧虚,卢园景物尽邱墟。
就中只觉游鱼乐,我亦忘机乐似鱼。
西 湖 柳 枝 词 [清] 田庶 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
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
西湖留别 唐白居易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杭州回舫 唐白居易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唐白居易 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
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
绿觞春送客,红烛夜回舟。
不敢言遗爱,空知念旧游。
凭君吟此句,题向望涛楼。
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唐刘禹锡 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
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
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
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 唐许浑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
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
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
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
题磻溪垂钓图 唐罗隐 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
重别西湖 唐李绅 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
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晓出净慈寺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岳鄂王墓 元赵子昂 鄂王墓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忆西湖 明张煌言 梦里相逢西子湖,谁知梦醒却模糊。
高坟武穆连忠肃,添得新祠一座无。
西湖杂诗 清黄任 珍重游人入画图,楼台绣错与茵铺。
宋家万里中原土,博得钱塘十顷湖。
闻意索三门湾以兵轮三艘迫浙江有 清康有为 凄凉白马市中箫,梦入西湖数六桥。
绝好江山谁看取?涛声怒断浙江潮。
南游吟草 现当代郁达夫 武夷三十六雄峰,九曲清溪境不同。
山水若从奇处看,西湖终是小家容。
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
2.西湖十景古诗 西湖春晓《春题湖上 》 唐 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曲苑风荷《曲苑》 清 许承祖 绿盖红妆锦绣乡,虚亭面面纳湖光。
平湖秋月《水明楼》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连天。
放生鱼鸟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浪能令山俯仰,风帆似与月装回。
未成大隐成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断桥残雪《断桥残雪》 宋 王洧 望湖亭外半青山,跨水修梁影亦寒。
柳浪闻莺《柳浪闻莺》 明 万达甫柳阴深霭玉壶清,碧浪摇空舞袖轻。
林外莺声啼不尽,画船何处又吹笙。
花港观鱼《花港观鱼》 清 乾隆 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
最是春光萃西子,底须秋水悟南华!雷峰夕照《雷峰》 宋 林逋 中峰一径分,盘折上幽云。
夕照前林见,秋涛隔岸闻。
长松标古翠,疏竹动微薰。
自爱苏门啸,怀贤事不群。
双峰插云《两峰插云》 宋 王洧 浮图对立晓崔巍,积翠浮空霁蔼迷,试向凤凰山上望,南高天近北烟低。
南屏晚钟《净慈寺》 明 王思任净寺何年出,西湖长翠微。
佛雄香较细,云饱绿交肥。
岩竹支僧阁,泉花蹴客衣。
酒家莲叶上,鸥鹭往来飞。
三潭印月《三潭印月》 清 雍正 三潭印月波光涟,石塔生晖雾屏山, 扬眉眺望雷峰塔,秋梦清幽伴客船。
3.关于西湖十景的诗句
1、柳浪闻莺 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2、花港观鱼 聂大年 湖上春来水拍空,桃花浪暖柳荫浓。
微翻荇带彩千尺,乱跃萍里翠几重。
3、苏堤春晓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曲苑风荷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平湖秋月 孙锐 越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萍红蓼吸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6、断桥残雪 扬周 澄湖绕日下情湍,梅际冰花半已阑。
独有断桥荒藓路,尚余残雪酿春寒。
7、南屏晓钟 凌云辅 家住钱塘西子湖,钓杆几度拂珊瑚。
扁舟载月归来晚,不觉全身入画图。
8、雷锋夕照 尹廷高 烟光山色淡溟濛,千尺浮图兀依空。
湖上画船归欲尽,孤峰犹带夕阳红。
9、三潭印月 白居易 烟波淡荡摇空碧,楼殿参差依夕阳。
到岸请君回头望,蓬莱宫在水中央。
10、双峰插云 范成大 南北高峰旧往来,芒鞋踏遍两山间。
近来却被官身累,三寸西湖不见山。
4.描写西湖有名的诗句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西湖留别 唐白居易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西湖哪十景 历史上描写杭州“西湖十景”的诗句有很多,但比较齐全的还要数南宋诗人王洧所作的《湖山十景》系列组诗。
全诗如下:《湖山十景·苏堤春晓》 孤山落月趁疎钟,画舫参差柳岸风。
鸾梦初醒人未起,金鸦飞上五云东。
《湖山十景·三潭印月》 塔边分占宿湖船,宝鉴开匳水接天。
横玉叫云何处起,波心惊觉老龙眠。
《湖山十景·曲院风荷》 避暑人归自冷泉,埠头云锦晚凉天。
爱渠香阵随人远,行过高桥方买船。
《湖山十景·平湖秋月》 万顷寒光一席铺,冰轮行处片云无。
鹫峰遥度西风冷,桂子纷纷点玉壶。
《湖山十景·南屏晚钟》 涑水崖碑半绿苔,春游谁向此山来。
晚烟深处蒲牢响,僧自城中应供回。
《湖山十景·柳浪闻莺》 如簧巧啭最高枝,苑树青归万缕丝。
玉辇不来春又老,声声诉与落花知。
《湖山十景·两峰插云》 浮图对立晓崔嵬,积翠浮空霁霭迷。
试向凤凰山上望,南高天近北烟低。
《湖山十景·雷峰夕照》 塔影初收日色昏,隔墙人语近甘园。
南山游遍分归路,半入钱唐半暗门。
《湖山十景·花港观鱼》 断汊惟余旧姓存,倚阑投饵说当年。
沙鸥曾见园兴废,近日游人又玉泉。
《湖山十景·断桥残雪》 望湖亭外半青山,跨水修梁影亦寒。
待伴痕旁分草绿,鹤惊碎玉啄阑干。
6.描写杭州西湖景色的诗句 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孤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苏轼《夜泛西湖五绝》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明代王瀛《苏公堤》中“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的诗句.诗句集中描写了苏堤醉人的景色.“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每到阳春三月,柳丝轻扬,翠浪翻空,碧桃吐艳,红霞满地,十里长堤,弥漫着绿烟彩雾,馨香馥郁,令人陶醉.明代张宁《苏堤春晓》诗道:“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南宋吴唯信《苏堤清明即事》诗云:“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陆游也有 “花满苏堤柳满烟”的诗句.可见,写苏堤都离不开烟柳、红桃、歌莺. 7.《西湖十景》的诗句 《西湖十景》诗: 一峰一高人,两人相与语。
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
(两峰插云) 湖气冷如冰,月光淡于雪。
肯弃与三潭,杭人不看月。
(三潭印月) 高柳荫长堤,疏疏漏残月。
蹩躠步松沙,恍疑是踏雪。
(断桥残雪) 夜气滃南屏,轻岚薄如纸。
钟声出上方,夜渡空江水。
(南屏晚钟) 烟柳幕桃花,红玉沉秋水。
文弱不胜夜,西施刚睡起。
(苏堤春晓) 颊上带微酡,解颐开笑口。
何物醉荷花,暖风原似酒。
(曲院风荷) 深柳叫黄鹂,清音入空翠。
若果有诗肠,不应比鼓吹。
(柳浪闻莺) 残塔临湖岸,颓然一醉翁。
奇情在瓦砾,何必藉人工。
(雷峰夕照) 秋空见皓月,冷气入林皋。
静听孤飞雁,声轻天正高。
(平湖秋月) 深恨放生池,无端造鱼狱。
今来花港中,肯受人拘束? (花港观鱼)。
8.描写“西湖十景”的古诗有哪些 曲 院 风 荷 [明] 王瀛 古来曲院枕莲塘,风过犹疑酝酿香。
尊得凌波仙子醉,锦裳零落怯新凉。
双 峰 插 云 [清] 陈糜 南北高峰高插天,两峰相对不相连。
晚来新雨湖中过,一片痴云锁二尖。
湖 心 亭[清] 许承祖 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水云间。
停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
颜 钱 塘 登 樟 亭 望 潮 作 [唐] 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空通,浮天渤解党。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平 湖 秋 月 [宋] 孙锐 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涌 金 门 见 柳[元] 贡性之 涌金门外柳如金,三日不来成绿阴。
折取一技入城去,教人知道已春深。
南 屏 晚 钟[明] 万达甫 玉屏青障暮烟飞,给殿钟声落翠微。
小径殷殷惊鹤梦,山增归去扣柴扉。
夜 泛 西 湖 [明] 董斯张 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
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
花 港 观 鱼 [清] 许承祖 水上新红漾碧虚,卢园景物尽邱墟。
就中只觉游鱼乐,我亦忘机乐似鱼。
西 湖 柳 枝 词 [清] 田庶 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
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
西湖留别 唐白居易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杭州回舫 唐白居易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题磻溪垂钓图 唐罗隐 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 重别西湖 唐李绅 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
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晓出净慈寺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忆西湖 明张煌言 梦里相逢西子湖,谁知梦醒却模糊。
高坟武穆连忠肃,添得新祠一座无。
西湖杂诗 清黄任 珍重游人入画图,楼台绣错与茵铺。
宋家万里中原土,博得钱塘十顷湖。
雷 峰 夕 照 [元] 尹廷高 烟光山色淡演钱,千尺浮图兀倚空。
苏 堤 春 晓 [明] 杨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沙。
何处黄鹤破瞑烟,一声啼过苏堤晓。
曲 院 风 荷 [明] 王瀛 古来曲院枕莲塘,风过犹疑酝酿香。
尊得凌波仙子醉,锦裳零落怯新凉。
湖 秋 月 [宋] 孙锐 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涌 金 门 见 柳 [元] 贡性之 涌金门外柳如金,三日不来成绿阴。
折取一技入城去,教人知道已春深。
夜 泛 西 湖 [明] 董斯张 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
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
"西湖十景"是指浙江省杭州市著名旅游景点西湖及其周边的十处特色风景。
"西湖十景"经历三次定义(或评定),现说的"西湖十景"一般指年的三评西湖十景: 灵隐禅踪、六和听涛、岳墓栖霞、湖滨晴雨 、钱祠表忠、万松书缘、杨堤景行、三台云水、梅坞春早、北街梦寻。
9.有关‘西湖十景’的诗词 西湖十景》诗: 一峰一高人,两人相与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