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
一、“一轮明月照九洲”出自哪首诗? 二、一轮明月上青天全诗 三、李白对把酒问青天全诗是什么? 四、李白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全诗是一、“一轮明月照九洲”出自哪首诗?
出自《月儿弯弯照九州》,作者不详。
全诗原文如下: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几个飘零在外头?译文一弯月牙照人间,多少人家欢乐,多少人家忧愁。
但人间的忧伤与痛苦与月亮的阴晴圆缺有什么关系呢?该宽容的地方,姑且将气量放大些吧。
创作背景《月儿弯弯照九州》是自南宋以来流行于江苏省一带的地方民歌。
该民歌出自南宋建炎年间(~),讲述民间离乱之苦。
明末冯梦龙所编《山歌》中也有记录。
赏析该民歌以问话的形式,揭露南宋统治阶级在外族入侵时,对外实行不抵抗主义,对内残酷压迫人民,偏安江南,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使老百姓饱受离乱之苦。
弯弯的月牙儿的残缺形象与夫妻别离、飘散的孤苦形象交相辉映,催人泪下。
二、一轮明月上青天全诗
绝句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三、李白对把酒问青天全诗是什么?
全文: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把酒问月》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咏月抒怀诗。
此诗写诗人端着酒杯向月亮发问,从饮酒问月开始,以邀月临酒结束,反映了人类对宇宙的困惑不解。
译文:青天上的明月你何时出现?我现在停下酒杯且探问之。
人攀于明月之上自不可得,月亮行走却与人紧紧相随。
皎洁得如镜飞升照临宫阙,云霭散尽发出清冷的光辉。
只能看见夜间从海上升起,谁能知道早晨在云间隐没?月亮里白兔捣药自秋而春,嫦娥孤单地住着与谁为邻?现在的人见不到古时之月,现在的月却照过古时之人。
古人与今人如流水般流逝,共同看到的月亮都是如此。
只希望对着酒杯放歌之时,月光能长久地照在金杯里。
整体赏析:“把酒问月”这诗题就是作者绝妙的自我造象,那飘逸浪漫的风神唯谪仙人方能有之。
题下自注显得滑稽,友人自己不问而叫别人问月,饶有趣味。
悠悠万世,明月的存在对于人间是一个魅人的宇宙之谜。
“青天有月来几时”的劈头一问,对那无限时空里的奇迹,大有神往与迷惑交驰之感。
问句先出,继而具体写其人神往的情态。
这情态从把酒“停杯”的动作见出。
它使人感到那突如其来的一问分明带有几分醉意,从而倍有诗味。
开头二句用倒装句法,以一问摄起全篇,极富气势感。
开篇从手持杯酒仰天问月写起,以下大抵两句换境换意,尽情咏月抒怀。
四、李白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全诗是
“李白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全诗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出自北宋苏轼的《水调歌头》,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