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感慨动人的人生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感慨动人的人生的成语:把酒持螯、百口莫辩、本性难移、海市蜃楼、黄粱美梦、默默无闻、囊中羞涩、琴棋书画、人之常情、人非木石、三余读书、三十而立、色胆包天、诗礼之家、水滴石穿、硕学通儒、大璞不完、息息相关、一无所长、有求必应、孜孜不倦、笨鸟先飞、德才兼备

1、百口莫辩

解释莫:不能;辩:辩白。即使有一百张嘴也辩白不清。形容不管怎样辩白也说不清楚。

出处宋·刘过《建康狱中上吴居父》:“虽有百口而莫辩其辜。”

例句玉林和忠和醒悟了,一打便是祸事,若是李三顺身上有了伤,便百口莫辩,“官司”非输不可。(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2、本性难移

解释移:改变。本质难于改变。

出处元·尚仲贤《柳毅传书》楔子:“想他每无恩义,本性难移,着我向野田衰草残红里。”

例句你总是这样不爱收拾,屡次说你,你总不听。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巴金《家》二)

3、笨鸟先飞

解释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后,做事比别人先动手。

出处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我和你有个比喻:我似那灵禽在后,你这等坌(笨)鸟先飞。”

例句女儿刻苦、自觉、用功,全靠笨鸟先飞保持了各门功课全班第一。(毕飞宇《九层电梯》)

4、把酒持螯

解释手持蟹螯饮酒。古人视为人生一大乐事。

出处语出《晋书·毕卓传》:“卓尝谓人曰:‘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例句把酒持螯,问今日、不知何夕。傅尃《满江红·八月五日联句》词

5、德才兼备

解释德:品德;才:才能;备:具备。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

出处元·无名氏《娶小乔》第一折:“江东有一故友,乃鲁子敬,此人才德兼备。”

例句李扬是个德才兼备的好老师。

6、海市蜃楼

解释蜃:大蛤。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向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现多比喻虚无缥渺的事物。

出处《史记·天官书》:“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隋唐遗事》:“此海市蜃楼比耳,岂长久耶?”

例句第五出是达摩带着徒弟过江回去,正扮出海市蜃楼,好不热闹。(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五回)

7、黄粱美梦

解释黄粱:小米。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

出处唐·沈既济《枕中记》:“怪曰:‘岂其梦寐耶?’翁笑曰:‘人世之事亦犹是矣。’”

例句他规划的远景只不过是黄粱美梦罢了。

8、琴棋书画

解释弹琴、弈棋、写字、绘画。常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唐高测,彭州人。聪明博识,文翰纵横。至于天文历数,琴棋书画,长笛胡琴,率梁朝朱异之流。”

例句不拘描龙绣凤,件件皆精,琴棋书画,般般都会。清·张南庄《何典》第七回

9、人非木石

解释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

例句郁达夫《迟桂花》:“她虽则是一个纯真的小孩子,但人非木石,究竟总有一点感情。”

10、人之常情

解释一般人通常有的感情。

出处南朝·粱·江淹《杂体诗三十八首·序》:“又贵远贱近,人心向背;重耳轻目,俗之恒弊。”

例句慕富贵者,人之常情也。(明·赵弼《赵氏伯仲友义传》)

11、三十而立

解释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出处《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例句老舍《正红旗下》:“他从庆祝了自己的三十而立的诞辰起,就想自己去开个小肉铺。”

12、诗礼之家

解释诗:指《诗经》;礼:指《周祀》、《仪礼》、《礼记》。旧指世代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

出处明·郎英《七修类稿》卷十六:“因仍苟且,多为惜财之小而忘大义,奈何诗礼之家亦如此是耶!”

例句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1卷:“其父赵伦,字文宝,母亲刘氏,都是世代诗礼之家。”

13、硕学通儒

解释儒:指读书人。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出处《后汉书·杜林传》:“博洽多闻,时称通儒。”《南史·顾越传》:“弱冠游学都下,通儒硕学,必造门质疑,讨论无倦。”

14、色胆包天

解释形容贪恋淫欲胆量很大。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十九回:“常言道:色胆包天,这回钮逢之竟要把天来包一包。”

例句无

15、息息相关

解释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出处清 严复《救亡决论》:“二者皆与扎营踞地息息相关者也。”

例句水是生命的源泉,水与生命的起源息息相关。

16、一无所长

解释没有一点儿专长。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回:“那日记当中,提到他那位叶妹夫,便说他年轻而纨裤习气太重,除应酬外,乃一无所长,又性根未定,喜怒无常云云。”

例句鲁迅《书信集 致曹聚仁》:“现在当局之手段,除摧毁一切,不问新旧外,已一无所长。”

17、有求必应

解释只要有人请求帮助,就一定答应。

出处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崔秀才》:“往日良朋密友,有求必应。”

例句110报警台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到老百姓有求必应。

18、默默无闻

解释无声无息,没人知道。指没有什么名声。

出处《晋书·祖纳传》:“仆虽无无,非志不立,故疾没世而无闻焉。”

例句现在不知道他怎样,久没有听到消息了,那默默无闻的原因,或者就因为中国人还没有死完的缘故吧。(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二)》)

19、大璞不完

解释指玉既经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丧失了原来的志向。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富贵矣,然大璞不完。”

20、三余读书

解释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出处《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例句余尝以三余读书,讲习之暇,读其文。(晋·陶潜《感士不遇赋序》)

21、水滴石穿

解释水不停地滴,石头也能被滴穿。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出处《汉书·枚乘传》:“泰山之霤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

例句乖崖援笔判云:“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

22、孜孜不倦

解释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出处《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例句他长年累月孜孜不倦地工作。

23、囊中羞涩

解释囊:口袋。指口袋中的钱不多了

出处梁实秋《穷》:“别看我囊中羞涩,我有所不取。”

例句孙犁《告别》:“最初,我囊中羞涩,也曾交臂相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