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骗感情自责的成语:白鱼登舟、白鱼赤乌、白鱼入舟、白龙鱼服、鲍鱼之次、鲍鱼之肆、察见渊鱼、沉鱼落雁、城门鱼殃、池鱼之殃、池鱼之祸、池鱼笼鸟、池鱼之虑、池鱼堂燕、池鱼林木、池鱼幕燕、鸱张鱼烂、虫鱼之学、登木求鱼、鼎鱼幕燕、冻浦鱼惊、何必当初、弹铗无鱼、殃及池鱼、得鱼忘筌、一失足成千古恨
1、白龙鱼服解释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改装出行。
出处汉·刘向《说苑·正谏》:“昔日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 汉·张衡《东京赋》:“白龙鱼服,见困豫且。”
例句相公白龙鱼服,隐姓潜名。倘或途中小辈不识高低,有毁相公者,何以处之?(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四)
2、白鱼入舟解释比喻用兵必胜的征兆。
出处《史记·周本纪》:“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诸侯皆曰:‘纣可伐矣。’”
例句武王白鱼入舟,君臣变色。(《三国志·魏书·杨阜传》)
3、白鱼赤乌解释为祥瑞之兆。
出处《史记·周本纪》:“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既渡,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其声魄云。”
例句白鱼赤乌之符,黄金紫玉之瑞,事丰奇伟,辞富膏腴,无益经典而有助文章。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正纬》
4、白鱼登舟解释为殷亡周兴之兆。同“白鱼入舟”。
出处《汉书·终军传》:“盖六鶂退飞,逆也;白鱼登舟,顺也。”颜师古注引臣瓒曰:“谓武王伐殷而鱼入王舟,象征而必获,故曰顺也。”
例句无
5、沉鱼落雁解释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出处《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例句他二人长的一个是沉鱼落雁之容,一个是闭月羞花之貌。(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
6、池鱼笼鸟解释池里的鱼,笼里的鸟。比喻受束缚而失去自由的人。
出处晋·潘岳《秋兴赋》:“譬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
例句他现在处于池鱼笼鸟的地步
7、池鱼之殃解释比喻受牵连而遭到的祸害。
出处《剪灯新话·三山福地传》:“汝宜择地而居,否则恐预池鱼之殃。”
例句王仁东也觉得军机全班尽撤,未免过分,连带使翁同酥受池鱼之殃,内心更为不安。(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8、城门鱼殃解释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
出处明·李东阳《尹公墓志铭》:“城门鱼殃,昆岗玉碎。”
例句无
9、鸱张鱼烂解释比喻外表嚣张,内则溃烂而自行覆灭。
出处《旧唐书·僖宗纪》:“初则狐假鸱张,自谓骁雄莫敌;旋则鸟焚鱼烂,无非破败而终。”
例句是以苗志得气盈,鸱张鱼烂,不可收拾。清·魏源《圣武记》卷七
10、池鱼林木解释比喻无辜而受连累,遭祸害。
出处《淮南子·说山训》:“楚王亡其猿,而林木为之残;宋君亡其珠,池中鱼为之殚。”
例句耿藩问罪之师,旦暮即至,池鱼林木之殃,在所不免。清·李渔《义士李伦表传》
11、池鱼之虑解释指担忧无端受累遭灾。
出处《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罗店镇志》:“讹传丁国恩率大兵会剿罗店,盖以吾镇贼曾踞巢穴,人人抱池鱼之虑,一时惊惶无措,各扶老携幼避匿四乡,半皆露宿。”
例句无
12、池鱼幕燕解释比喻处境危险极易遭殃的人。
出处明·刘基《驿传杭台消息石末公有诗见寄次韵奉和并寓悲感》之一:“池鱼幕燕依栖浅,轩鹤冠猴宠渥新。”
例句无
13、池鱼堂燕解释比喻无辜受祸。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归山》:“俺来此携琴访友,并不曾流连夜晓。无端的池鱼堂燕一时烧。”
例句无
14、池鱼之祸解释比喻受牵连而遭到的祸害。
出处《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道士道:‘不出三年,世运变革。地方将有兵戈大乱,不产这光景了。你快择善地而居,免受池鱼之祸。’”
例句无
15、得鱼忘筌解释筌:捕鱼用的竹器。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
出处《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
例句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70回:“世间竟有这样得鱼忘筌、人面兽心之人,实实可恶!”
16、登木求鱼解释登:攀;木:树。爬到树上找鱼。比喻方向、方法不对,无法达到目的。
出处宋·苏辙《次韵吴厚秀才见录》:“登木求鱼知我掘,循巢觅兔笑君疏。”
17、鼎鱼幕燕解释宛如鼎中游动的鱼,帷幕上筑巢的燕子。比喻处于极危险境地的人或事物。
出处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例句鼎鱼幕燕,亡在旦夕。(《元史·外夷传》)
18、弹铗无鱼解释铗:剑把。指处境窘困,有求于人。
出处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战国策·齐策四》
例句无
19、何必当初解释表示后悔过去的作为。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8回:“宝玉在身后面叹道:‘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例句他因一念之差误入歧途,断送美好前程,如今后悔莫及,人皆谓其既知今日,何必当初。
20、一失足成千古恨解释比喻一旦犯下严重错误或堕落,就成为终身的憾事。
出处明·杨仪《明良记》:“唐解元寅既废弃,诗云:‘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人。’”
例句我深知这局棋关系重大,绝不能到最后出问题,一失足成千古恨啊!(陈祖德《超越自我》)
21、鲍鱼之肆解释卖咸鱼的店。比喻坏人成堆的地方。
出处汉·刘向《说苑·杂言》:“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例句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0章:“虽然她一直是鄙薄这些东西的,可又难免‘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22、鲍鱼之次解释卖咸鱼的店铺。鱼常腐臭,因以喻恶人之所或小人聚集之地。亦作“鲍鱼之次”。
出处《大戴礼记·曾子疾病》:“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与小人游,贷乎如入鲍鱼之次,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王聘珍解诂:“次,若今市亭然。”
例句无
23、察见渊鱼解释渊:深潭。能看清深水中的鱼。比喻为人过于精明。
出处《史记·吴王濞列传》:“且夫‘察见渊鱼,不祥’。”
例句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察见渊鱼者不祥,又是之谓也。”
24、虫鱼之学解释指繁琐的考据订正。
出处唐·韩愈《读皇甫湜公安园池诗书其后》诗:“《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
25、冻浦鱼惊解释指晋王祥卧冰求鲤事。后为孝亲之典。
出处《晋书·王祥传》:“王祥字休徵,琅邪临沂人……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例句温席扇枕,承颜悦膝;冻浦鱼惊,寒林笋出。北周·庚信《周柱国大将军拓跋俭神道碑》
26、殃及池鱼解释比喻无缘无故地遭受祸害。
出处《吕氏春秋·必己》:“宋桓司马有宝珠,抵罪出亡,王使人问珠之所在,曰:‘投之池中。’于是竭池而求之,无得,鱼死焉。此言祸福之相及也。”
例句张爱玲《色,戒》:“大概也是叫她安心的话,不会乱枪之下殃及池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