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老师不断努力的成语:博学洽闻、不学无识、不愧下学、不耻下问、才学兼优、长材茂学、虫鱼之学、村学究语、东施效颦、独学寡闻、笃信好学、笃志好学、笃学好古、笃学不倦、笃实好学、断织劝学、钝学累功、废寝忘食、高才大学、高才博学、高才绝学、高才硕学、高斋学士、孤学坠绪、孤陋寡闻、邯郸学步、好学不倦、宏儒硕学、鸿儒硕学、厚积薄发、…
1、百折不挠: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2、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3、不愧下学: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
4、不学无识:指没有学问,缺乏见识。
5、才学兼优:才能和学问都优秀。
6、长材茂学:指才能高学问大的人。
7、村学究语:指迂腐浅陋的言辞。
8、东施效颦:效:仿效;颦:皱眉头。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
9、笃实好学:笃实:踏实,实在。认真踏实,爱好学问。
10、笃学不倦:笃学:专心好学;倦:疲倦。专心好学,不知疲倦。
11、笃学好古: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
12、断织劝学: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13、钝学累功:钝:迟钝,笨拙;累:积聚。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14、废寝忘食: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15、高才绝学:①犹言才学高超。②指才学高超的人。
16、高斋学士:南朝梁庾肩吾等十人的别号。
17、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18、好学不倦:喜欢学习,不知疲倦。
19、厚积薄发:厚积:指大量地、充分地积蓄;薄发:指少量地、慢慢地放出。多多积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
20、宏儒硕学:指学问渊博的人。
21、积少成多: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
22、集腋成裘:腋:腋下,指狐狸腋下的皮毛;裘:皮衣。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
23、记问之学:只是记诵书本,以资谈助或应答问难的学问。指对学问未融会贯通,不成体系。
24、家学渊源:家世学问的传授有根源。
25、口耳之学: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
26、款学寡闻:形容学问浅、见识少。
27、困而不学: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28、困而学之:困:困惑。遇到困惑的时候就学习。
29、临池学书:临:靠近,挨着。指刻苦练习书法。
30、力学不倦:力学:努力学习。倦:疲倦。勤勉学习而不知疲倦。
31、力学笃行:力学:努力学习。笃行:切实地实行。勤勉学习且确切实践所学。
32、弄巧成拙:本想耍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
33、贫不学俭:指穷人不必学俭而不得不俭。
34、勤学苦练: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35、青藜学士:指博学之士。
36、勤学好问: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37、曲学阿世:歪曲自己的学术,以投世俗之好。
38、曲学诐行:做学问不入正道,行为奸邪不正。
39、诠才末学:低下的才能与肤浅的学识。多用作自谦之词。
40、人云亦云:云:说;亦:也。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
41、融会贯通:融会:融合领会;贯通:贯穿前后。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42、手不释卷: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43、硕学通儒:儒:指读书人。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44、上当学乖:吃过亏下次就不会上当。
45、市民文学:封建社会后期,适应城市居民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文学。内容大多描写市民社会的生活和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市民阶层的思想和愿望。宋元明话本是其代表作品。
46、天道人事:天道:天理。人事:人力所能做到的事。天道人事不可违背。意谓大势所趋。
47、无边无际:际:边缘处。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48、晚生后学:泛指学习同一技艺或同一学问的后生晚辈。
49、枉辔学步:比喻错误地模仿别人。同“邯郸学步”。
50、文江学海:比喻文章和学问似长江、大海般深广博大。
51、文人学士:泛指文人、文士。
52、文宗学府:文章的宗伯,学问的渊府。比喻学问渊博的人。
53、学步邯郸: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机械地模仿,不但学不互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掉。
54、学而不厌: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55、学而优则仕: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56、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57、学无止境:指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应奋进不息。
58、学贯中西:形容中文、外语都十分好。
59、学以致用: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
60、学究天人:有关天道人事方面的知识都通晓。形容学问渊博。
形容老师不断努力的词语:万选万中、学如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