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人的不珍惜的成语:不徇私情、痴心女子负心汉、见异思迁、六亲不认、普渡众生、人情世故、铁面无私、喜新厌旧、与人为善、朝三暮四、照章办事
1、见异思迁解释迁:变动。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出处《管子·小匡》:“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例句因此满胸抑郁,终不免宗旨不定。见异思迁,是个自然的道理。(清·黄小配《大马扁》第七回)
2、普渡众生解释众生:指一切有生命的动物及人。佛教语。普遍引渡所有的人,使他们脱离苦海,登上彼岸。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丈六金身,能变能化,无大无不大,无通无不通,普渡众生,号作无人师。”
例句所谓文学上的人道主义,当然不是庸俗的普渡众生,也不是惩恶劝善。孙犁《秀露集·文学和生活的路》
3、人情世故解释为人处世的道理。
出处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三十回:“正是人情世故,转面炎凉。”
例句他从小就在外面闯荡,所以对人情世故很是练达。
4、喜新厌旧解释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爱情不专一。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不怕你有喜新厌旧的心肠,我自有移星换斗的手段。”
例句这种见异思迁、喜新厌旧的不道德行为,应当受到全社会的遣责。
5、照章办事解释按照规定办理事情。
出处陈世旭《将军镇》第十章三:“那就更得让她学会照章办事。国有国法,院有院规,不然,还得了?”
例句法律虽然铁面无私,照章办事,至少没那么不知趣,会去干涉一位大爷的私事。《警察和赞美诗》
6、不徇私情解释徇:曲从。不曲从私人交情。指为人公正,秉公处事。
出处王朔《你不是一个俗人》:“我们是好朋友,可是你能不徇私情,这才说明你是真正爱护我。”
例句熊召政《张居正》第三卷第15回:“这位首辅大人以天下为公不徇私情,将此事禀奏皇上,自求处分。”
7、六亲不认解释形容不重天伦,不通人情,对亲属都不顾。有时也指对谁都不讲情面。
出处张天翼《万仞约》:“那名堂一立,就六亲不认了。”
例句我丢了差事云找他,他不惟不帮忙,反倒六亲不认了。(冯德英《苦菜花》第三章)
8、铁面无私解释形容公正严明,不怕权势,不讲情面。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我想必得你去做个‘监社御史’,铁面无私才好。”
例句咱队的会计可算得上铁面无私,不合乎制度的事凭谁来也休想得到通融。
9、与人为善解释与:赞许,赞助;为:做;善:好事。指赞成人学好。现指善意帮助人。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例句想你们教士也是与人为善,断不肯叫我为难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九回)
10、朝三暮四解释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出处《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例句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象现在那样朝三暮四的。(鲁迅《坟·灯下漫笔》)
11、痴心女子负心汉解释痴:入迷;负心:对爱情不忠。痴迷爱情的女子碰上无情无义的男人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自古人云:痴心女子负心汉,今日反其事了。”
例句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痴心女子负心汉’,胡老爷一定不喜欢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