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关于母亲的花园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关于母亲的花园的成语:哀哀父母、赤子之心、春晖寸草、鹑居鷇食、寸草春晖、断杼择邻、恩逾慈母、父母恩勤、骨肉之情、含辛茹苦、寒泉之思、昊天罔极、老牛舐犊、孟母三迁、勤勤恳恳、穷愁潦倒、任劳任怨、升堂拜母、舐犊情深、无微不至、秀外慧中、曾母投杼、直抒胸臆、自我牺牲、相依为命

1、哀哀父母

解释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对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出处《诗经·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例句咱人有子方知不孝娘,岂不问哀哀父母情肠!(元·无名氏《小张屠》第一折)

2、春晖寸草

解释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爱抚养。寸草:一寸长的小草;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戴心情。

出处唐·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例句柳亚子《吊刘烈士炳生》:“春晖寸草恋亲慈,百蹈危机总未知。”

3、鹑居鷇食

解释鷇:待母哺食的幼鸟,它不挑拣食物。如鹌鹑一样居无定所,象幼雏一样饥不择食。比喻生活俭朴,不求享受。

出处《庄子·天地》:“夫圣人鹑居而鷇食,鸟行而无彰。”

4、断杼择邻

解释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不要中途荒废学业,用被割断的纱不成布来做比喻;孟母三迁居处,选择良好的环境,来影响孟子的成长。

出处汉·刘向《列女传·母仪传》:“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学,若吾断斯织也。’”

5、恩逾慈母

解释逾:超过。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出处唐·韩愈《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陛下恩逾慈母。”

6、寒泉之思

解释指子女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出处《诗经·邶风·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例句晋·陶潜《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凯风》寒泉之思,实钟厥心。”

7、含辛茹苦

解释辛:辣;茹:吃。形容忍受辛苦或吃尽辛苦。

出处宋·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例句他想起母亲十多年来含辛茹苦的生活所指望者,就是他,然而现在她将不再看见他的儿子了。(茅盾《一个女性》)

8、昊天罔极

解释原指天空广大无边,后比喻父母的恩德极大。

出处《诗经·小雅·蓼莪》:“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例句亏得祖父抚养成人,以有今日!这昊天罔极之恩,无从补报万一,思之真是令人愧恨欲死!(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四回)

9、老牛舐犊

解释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

出处《后汉书·杨彪传》:“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例句老牛舐犊,情所难禁。(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十七回)

10、穷愁潦倒

解释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穷困愁苦,失意消沉。形容读书人境遇困苦,意志消沉。

出处清·无名氏《都门竹枝词·教官十首》:“盘费全无怎去家,穷愁潦倒驻京华。”

例句我从此认得笑庵,不是饭颗山头,穷愁潦倒的诗人,倒是瑶台桃树下,玩世不恭的奇士了。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五回

11、任劳任怨

解释任:担当,经受。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刺权》:“夫食万人之力者,蒙其忧,任其怨劳。”《汉书·石显传》:“诚不能以一躯称快万众,任天下之怨。”

例句而杨嗣昌也完全执行他的主张,任劳任怨。(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九章)

12、升堂拜母

解释升:登上;堂:古代指宫室的前屋。拜见对方的母亲。指互相结拜为友好人家。

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13、舐犊情深

解释比喻对子女的慈爱。

出处《后汉书·杨彪传》:“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例句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0回:“安老夫妻暮年守着个独子,未免舐犊情深,加了几分怜爱。”

14、相依为命

解释互相依靠着过日子。泛指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依为命。”

例句死而复生的只有这些杂乱的败草。永逝不返的却是我们相依为命的慈母。(郭沫若《棠棣之花》)

15、秀外慧中

解释秀:秀丽;慧:联盟。外表秀丽,内心聪明。

出处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慧中。”

例句卿秀外慧中,令人爱而忘死。(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香玉》)

16、曾母投杼

解释指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投杼而走,谓流言可畏。

出处《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例句联以不明,虽有曾母投杼之疑,犹冀言者不信,以为国福。(《三国志·吴书·孙权传》)

17、直抒胸臆

解释胸臆:胸腔,内心,引申为心意。直率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出处明·胡震亨《唐音癸签》第十回:“杜公七律,正以其负力之大,寄悰之深,能直抒胸臆,广酬事物之变而无碍。”

例句古诗章节未谐,尤多趁韵;然直抒胸臆,语皆有物。清·李慈铭《越缦堂诗话》卷中

18、赤子之心

解释赤子:初生的婴儿。比喻人心地纯洁善良。

出处《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例句尧、舜、禹、汤、周、孔,时刻以救民济世为心,所谓赤子之心,原不过是“不忍”二字。(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八回)

19、寸草春晖

解释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难报万一。

出处唐·孟郊《游子吟》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例句(1)对祖国母亲,我们总怀有寸草春晖之情。(2)我是党培养的大学生,我对党总有股寸草春晖之情。

20、孟母三迁

解释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出处汉·赵歧《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例句陆文夫《文化沧浪宜人居》:“谁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

21、父母恩勤

解释指父母养育子女的恩惠和辛劳。

出处《诗经·豳风·鸱鸮》:“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例句父母恩勤,养我身兮。(明·归有光《招张贞女辞》)

22、勤勤恳恳

解释形容勤劳踏实。也形容勤恳的样子。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例句报德明功,勤勤恳恳。《三国志·吴志·周瑜传》

23、无微不至

解释微:微细;至:到。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出处宋·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例句还是在剑波十八岁的时候,要到战斗部队去,姐姐对这将要离开自己的弟弟,照顾得无微不至。(曲波《林海雪原》一)

24、自我牺牲

解释为别人(或事)牺牲自己。

出处陶铸《松树的风格》:“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

例句中华民族富于自我牺牲的传统精神,在无数民族,革命先烈身上都可得到印证。

25、骨肉之情

解释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关系。比喻至亲之间的深厚感情

出处清·刘熙载《艺概·文概》:“介甫每言及骨肉之情,酸恻呜咽。”

例句清·如莲居士《薛刚反唐》第49回:“孰知叔父与婶母重富欺贫,凌虐孤苦,全无骨肉之情,相待如同奴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