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描写人物心情沮丧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描写人物心情沮丧的成语:唉声叹气、黯然伤神、黯然魂销、黯然魂消、黯然销魂、黯然无神、百无聊赖、兵疲意阻、寒酸落魄、灰心丧气、灰心丧意、枯木死灰、没精打采、面如死灰、面若死灰、丧气垂头、死气沉沉、死灰槁木、嗒焉若丧、嗒焉自丧、万念俱寂、万念俱灰、萎靡不振、无精打采、心如死灰、心灰意冷、朽木死灰、意懒心灰、英雄短气、英雄气短、…

1、唉声叹气

解释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终日价没心没想,哀声叹气。”

例句我看你脸上一团私欲愁闷气色!这会子又唉声叹气,你那些还不足,还不自在?(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三回)

2、黯然伤神

解释沮丧的样子。情绪低沉,心神忧伤。

出处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例句篝灯询母,如秋蝶黯然伤神。(清·淮阳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

3、黯然销魂

解释黯然:心怀沮丧、面色难看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肉体。心怀沮丧得好象丢了魂似的。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

出处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例句“无言独上西楼”,深闺的空寥,弥漫在漠漠的冥色里,离情别绪,黯然销魂!(郭枫《且饮一杯寂寞》)

4、百无聊赖

解释聊赖:依赖。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

出处汉·蔡琰《悲愤》诗:“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

例句在百无聊赖中,随手抓过一本书来,科学也好,文学也好,横竖什么都一样。(鲁迅《彷徨·伤逝》)

5、垂头丧气

解释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

出处唐·韩愈《送穷文》:“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

例句李德才一口回绝说情的事,运涛垂头丧气走出来。(梁斌《红旗谱》十三)

6、寒酸落魄

解释落魄:沮丧失意。形容不得志时穷困、狼狈颓丧的样子。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范睢)遂换去鲜服,妆作寒酸落魄之状,潜出府门,来到驿馆,徐步而行,谒见须贾。”

7、灰心丧气

解释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

出处明·吕坤《呻吟语·下·建功立业》:“是以志趋不坚,人言是恤者,辄灰心丧气,竟不卒功。”

例句这次没考好,用不着灰心丧气,而应总结教训,力争赶上去。

8、枯木死灰

解释死灰:燃烧后余下的冷灰。身如枯木,心如死灰。比喻极其消极悲观。

出处《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杭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例句事物虽众,此其得之浅者,不过如枯木死灰而止耳。(宋·陈亮《与应仲实书》)

9、黯然无神

解释黯然:心情抑郁沮丧的样子。无精打采

出处何为《第二次考试》:“一双聪颖的眼睛显得黯然无神,那顽皮的嘴角也流露出一种无法诉说的焦急。”

10、黯然魂销

解释黯然:心神沮丧的样子;魂销:灵魂离开了躯壳。形容心情极其沮丧、哀痛,以致心神无主的样子

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授曲第三》:“悲者黯然魂销而不致反有喜色,欢者怡然自得而不见稍有瘁容。”

11、万念俱灰

解释所有的想法和打算都破灭了。形容极端灰心失望的心情。

出处清·南亭亭长《中国现在记》三回:“官场上的人情,最是势利不过的。大家见抚台不理,谁还来理我呢,想到这里,万念俱灰。”

例句他在接连遭受沉重打击后万念俱灰,应该劝他重新振作起来。

12、萎靡不振

解释萎靡:颓丧。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出处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失。”

例句我们应该扫除这里的萎靡不振之风,好好地大干一场。

13、无精打采

解释采:兴致。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小红待要过去,又不敢过去,只得悄悄向潇湘馆,取了喷壶而回,无精打采,自向房内躺着。”

例句这时候贾大少爷见人家的条子都已到齐,瞧着眼热,自己一个人坐在那里,甚觉无精打采。(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四回)

14、万念俱寂

解释俱:全部。所有的欲望、打算都消失了。

出处王朔《浮出海面》:“脑子同时开着小差,胡思乱想,甚至万念俱寂,视一切于无睹。”

例句他现在是万念俱寂,什么也不想了。

15、心灰意懒

解释灰:消沉;懒:懈怠。灰心失望,意志消沉。形容丧失信心,不图进取。

出处元·乔吉《玉交枝·闲适》曲:“不是我心灰意懒,怎陪伴愚眉肉眼?”

例句清·文康《儿女英雄传》:“况经了这场宦海风波,益发心灰意懒。”

16、心灰意冷

解释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回:“因此上怪他每每不听我说,故我意懒心灰,说各人散了。”

例句L先生大为心灰意冷,法西斯的气概顿然消失,披发入山去做和尚去了。(邹韬奋《患难余生记·流亡》)

17、心如死灰

解释死灰:已冷却的灰烬。原指心境淡漠,毫无情感。现也形容意志消沉,态度冷漠到极点。

出处《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例句我纵然心如死灰,也难把往事轻易忘记。(巴金《家》二十)

18、朽木死灰

解释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任何事情无动于衷。

出处《庄子·齐物论》:“形容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19、意懒心灰

解释心、意:心思,意志;灰、懒:消沉,消极。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出处元·乔吉《乔梦符小令·玉交枝·头适二曲》:“不是我心灰意懒,怎陪伴愚眉肉眼。”

例句因此上怪他每每不听我说,故我意懒心灰,说各人散了。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回

20、槁木死灰

解释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

出处《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例句所以这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处于膏梁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问不闻,惟知侍亲养子。(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

21、没精打采

解释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出处清·曹雪琴《红楼梦》第八十七回:“贾宝玉满肚疑团,没精打采的归至怡红院中:”

例句知道了考试没及格的消息后,我一直没精打采的。

22、面如死灰

解释死灰:冷却的灰烬。形容因心情沮丧或受惊吓而脸色灰白。

出处《淮南子·修务训》:“昼吟宵哭,面若死灰,颜色霉墨,涕液交集。”

例句无

23、面若死灰

解释形容因心情极度沮丧或惊恐而脸色灰暗。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修务训》:“昼吟宵哭,面若死灰,颜色霉墨,涕液交集。”

例句无

24、灰心丧意

解释犹言灰心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意志消沉。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1回:“凤姐因方才一段话已经灰心丧意,恨娘家不给争气,又兼昨夜园中受了那一惊,也实在没精神。”

例句无

25、死气沉沉

解释形容气氛不活泼。也形容人精神消沉,不振作。

出处鲁迅《书信集 致吴渤》:“上海有官立的书报审查处,凡较好的作品,一定不准出版,所以出版界都是死气沉沉。”

例句我要是能把他拖出那死气沉沉的顽固家庭,送去参了军,他不就变好啦!(冯德英《迎春花》第八章)

26、死灰槁木

解释冷了的灰烬,枯槁的树木。比喻毫无生气或意志消沉,对世事无动于衷。

出处《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晋·郭象注:“死灰槁木,取其寂寞无情耳。”

例句我所居室,汝知之乎?沉寂湛然,无有喧争,嗒然其中,死灰槁木,以异而同。宋·苏轼《观妙堂记》

27、英雄气短

解释指有才能的人因沉迷于爱情而丧失进取心。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所以一开口便道是某某英雄志短,儿女情长。”

例句倘若有冒功等事,岂不使英雄气短,谁肯替国家出力!(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二十三回)

28、英雄短气

解释指有才能的人因遭遇厄运或沉迷于爱情而丧失进取心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只缘儿女情长,遂使英雄短气。”

29、嗒焉自丧

解释嗒焉:沮丧的样子。形容若有所失或灰心丧气的心态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仰天而嘘,嗒焉似丧其耦。”

描写人物心情沮丧的词语:黯然魂消、兵疲意阻、丧气垂头、嗒焉若丧

词语解释

1、丧气垂头:丧气:神情沮丧;垂头:耷拉着脑袋。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蘼不振的样子。

2、兵疲意阻:疲:劳累,懈怠;意阻:情绪低落沮丧。士兵劳累懈怠,将帅情绪低落沮丧。

3、嗒焉若丧:嗒焉:沮丧的样子。原指形神解体,物我皆失。后多形容懊丧的神情。

4、黯然魂消:心神极度沮丧,好像失去了灵魂。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