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描写特别开心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描写特别开心的成语:不亦乐乎、鼓舞欢欣、鼓舞欢忻、横眉吐气、欢呼雀跃、欢欣鼓舞、欢忻鼓舞、欢天喜地、乐不可支、乐不思蜀、乐不可言、眉开眼笑、闷闷不乐、情不自禁、手舞足蹈、忘乎所以、无精打彩、喜上眉梢、喜气洋洋、喜笑颜开、笑逐颜开、心花怒放、欣喜若狂、兴致勃勃、兴高采烈、大喜过望、喜出望外、流连忘返

1、大喜过望

解释过:超过;望:希望。结果比原来希望的还好,因而感到特别高兴。

出处《汉书·黥布传》:“出就舍,张御食饮从官如汉王居,布又大喜过望。”

例句灿若灯下一看,正是前日相逢之人,不觉大喜过望,方才放下了心。(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

2、鼓舞欢忻

解释形容高兴而振奋。同“欢欣鼓舞”。

例句无

3、鼓舞欢欣

解释形容高兴而振奋。同“欢欣鼓舞”。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一个个鼓舞欢欣,出门上马而去。”

例句然后鼓舞欢欣,跟了请来做翻译那位教习,一同出去。《官场现形记》第五五回

4、欢欣鼓舞

解释欢欣:欣喜;鼓舞:振奋。形容高兴而振奋。

出处宋·苏轼《上知府王龙图书》:“自公始至,释其重荷……是故莫不欢欣鼓舞之至。”

例句但在革命成功了的当时,我们一般的人是怎样地欢欣鼓舞哟!(郭沫若《少年时代·反正前后》)

5、欢呼雀跃

解释高兴得像麻雀那样跳跃起来。形容十分欢乐的情景。

出处庄周《庄子 在宥》:“鸿蒙方将拊髀雀跃而游。”

例句我国女排又夺取了世界冠军的消息传来,同学们立刻欢呼雀跃起来。

6、欢天喜地

解释形容非常高兴。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我现将著夫人诰欶,县君名称,怎生待欢天喜地,两只手儿亲付与他。”

例句刚才二奶奶从老太太屋里出来,不似往日欢天喜地的,叫了平儿,唧唧咕咕的不知说了些什么。(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七回)

7、横眉吐气

解释犹言扬眉吐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

出处五代·齐己《轻薄行》:“玉鞭金镫骅骝蹄,横眉吐气如虹霓。”

例句无

8、乐不思蜀

解释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出处《三国志·蜀书·后主传》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例句那麦思敦更觉气色傲然,或饮或食,忽踊忽歌,大有“此间乐不思蜀”之意。(鲁迅《月界旅行》第七回)

9、乐不可言

解释快乐到了极点,没法用语言来表达。

出处战国·楚·屈原《大招》:“魂乎归徕,乐不可言只。”

例句小二闻听,乐不可言,连忙把那边的小二叫了来。清·石玉昆《三侠五义》三十四回

10、手舞足蹈

解释蹈:顿足踏地。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也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

出处《诗经·周南·关雎·序》:“永(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例句(1)每当他找到一道难题的突破口时,就禁不住地手舞足蹈起来。(2)小明拿到了北大的录取通知书时,高兴得手舞足蹈。

11、忘乎所以

解释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夫人倾身配奉,忘其所以。”

例句他刚取得一点成绩就忘乎所以,目中无人了。

12、无精打彩

解释形容不高兴,提不起劲儿。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七回:“言毕,只是长吁短叹无精打彩的,不象往日高兴。”

例句打过二更他才无精打彩地回到房里。曹禺《北京人》第一幕

13、喜出望外

解释望:希望,意料。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出处宋·苏轼《与李之仪书》:“契阔八年,岂谓复有见日?渐近中原,辱书尤数,喜出望外。”

例句这可真叫他喜出望外。(沙汀《催粮》)

14、笑逐颜开

解释逐:追随;颜:脸面,面容;开:舒展开来。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二回:“宋江见了,喜从天降,笑逐颜开。”

例句他们听到这个好消息,一个个笑逐颜开。

15、心花怒放

解释怒放:盛开。心里高兴得象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平中丞此时喜得心花怒放,连说:‘难为他了,难为他了。’”

例句想起这件高兴事,不觉心花怒放。

16、欣喜若狂

解释欣喜:快乐;若:好象;狂:失去控制。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出处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护军女》:“少年得其应答,惊喜若狂。”

例句全班同学欣喜若狂,向取得第一名的同学庆祝。

17、兴致勃勃

解释兴致:兴趣;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兴头很足。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六回:“到了郡考,众人以为缁氏必不肯去,谁知他还是兴致勃勃道:‘以天朝之大,岂无看文巨眼。’”

例句全班同学早就集合好,兴致勃勃地向野游地进发了。

18、兴高采烈

解释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步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例句阿二忽然对于曾沧海的威吓全没怕惧,反而兴高采烈的说起来了。(茅盾《子夜》四)

19、不亦乐乎

解释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

出处《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例句哎,那骂得可真也是不亦乐乎。(郭沫若《屈原》第五幕)

20、欢忻鼓舞

解释形容欢乐振奋,感情激动。

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三国》:“故因名以劝实,因文以全质,而天下欢忻鼓舞于敦实崇质之中。”

例句无

21、流连忘返

解释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

例句四时随意出游,弦管相逐,流连忘返。(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一回)

22、眉开眼笑

解释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彼见昨日惊魂魂魄,今日眉花眼笑。”

例句等他吃足了烟,他坐起来,眉开眼笑。(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三回)

23、闷闷不乐

解释闷闷:心情不舒畅,心烦。形容心事放不下,心里不快活。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八回:“意欲弃布他往,却又不忍;又恐被人嗤笑。乃终日闷闷不乐。”

例句不知为什么,妈妈这几天闷闷不乐。

24、情不自禁

解释禁:抑制。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出处南朝梁·刘遵《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

例句她又情不自禁地放声哭了。(沙汀《一个秋天晚上》)

25、喜上眉梢

解释喜悦的心情从眉眼上表现出来。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思索良久,得了主意,不觉喜上眉梢。”

例句人们一见船影,都喜上眉梢。郭澄清《大刀记》第14章

26、乐不可支

解释支:撑住。快乐到不能撑持的地步。形容欣喜到极点。

出处《后汉书·张堪传》:“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例句兰言夫子听了宝云夫子之话,正中心怀,乐不可支,如何肯去拦阻。(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四回)

27、喜气洋洋

解释洋洋:得意的样子。充满了欢喜的神色或气氛。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例句马上的将士们都 是精神抖擞,喜气洋洋,丝毫不象是吃过败仗。(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五章)

28、喜笑颜开

解释颜开:脸面舒开,指笑容。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九回:“穿过牌楼,人来人往,莫不喜笑颜开。”

例句(1)社员看着金黄色的麦田喜笑颜开,庆贺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2)全市人民喜笑颜开地在人民公园欢庆“五一”国际劳动节。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