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使用诱敌深入的战术打败敌人的著名战役是?

一、什么是诱敌深入,这就是战争艺术的最高境界

诱敌深入 ( yòu dí shēn rù )
解 释
诱:引诱。把敌人引进来,使他(她)处于孤立而又不易逃跑的不利地位。
在强敌进攻面前,在战略、战役上有计划地放弃一些地方,引诱敌人进至预定地区予以歼灭的作战方法。这可使敌人增加消耗,疲劳沮丧,分散兵力,发生过失,陷于不利态势;便于自己利用有利条件,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中国古代军事名著《孙子兵法》就有诱歼敌人的论述。如“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公元前 632年城濮之战,晋军“退避三舍”,诱歼楚军;公元前 342年齐魏马陵之战,孙膑“退兵减灶”,诱杀庞涓。这些都是中国古代诱歼敌人的著名战例。1812年法国拿破仑一世进攻俄国时,Μ.И.库图佐夫曾率俄军主动退却,放弃莫斯科,为俄军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普鲁士军事理论家C.P.G.von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向本国腹地退却”的专章里,使用了“诱敌深入”这一术语。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创造性地运用了诱敌深入的方法。1928年,毛泽东、朱德等提出十六字诀的作战原则,就含有诱敌深入的内容。1930年10月,中央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时,明确提出了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并在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中运用成功。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在执行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而不是以保守地方为主的战略方针中,歼灭了进犯的大量国民党军队,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国人民解放军诱敌深入作战的主要特点是:①诱敌深入不仅是一般的作战方法,而且是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和指导战争的战略决策。②依靠人民战争,实行诱敌深入。在强敌进攻面前,主力兵团伺机向心退却或机动转移,地方兵团和民兵则全面主动出击,广泛开展游击战,陷敌于不利态势,为主力兵团创造和捕捉战机,歼灭进攻之敌造成有利条件。③诱敌深入作战目的是打歼灭战。诱敌是手段,歼敌是目的,一切“走”都是为着打。退却阶段的全部作用和决定关键,在于转入反攻和反攻阶段之能不能取胜。
今后战争,诱敌深入,后发制人,仍可作为弱军对强军作战的一种重要的作战方法。但在什么条件下采取诱敌深入,以及如何实施诱敌深入,将取决于自己的国情、军情和战略方针的需要。

二、利用诱敌深入的战术的战役是台儿庄战役还是平型关大捷?

长勺之战,发生于周庄王十三年,齐桓公二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齐鲁两个诸侯国交战于长勺,最后以齐国的失败、鲁国的胜利而告终。公元前684年,齐桓公派兵攻鲁。当时齐强鲁弱。两军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相遇。鲁军按兵不动,齐军三次击鼓发动进攻,均未奏效,士气低落。当时齐国强大,鲁国弱小,双方实力悬殊。可是结果鲁国却以弱胜强,把齐军打得大败。据《左传》载,这次鲁国的胜利,与曹刿的精明策划有很大关系。 鲁军一鼓作气,大败齐军。

三、诱敌深入是什么战役

从战略上来说,孟良崮战役的基本战略是:诱敌深入,相机歼敌。
那么大个战役,解放军所采用的战术是很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主要有撤退示弱诱敌,奋力抢夺高点,日夜连续作战,穷追猛打残敌等等

四、历史上有哪些战役使用了“狼来了”战术? 就是实施两次假的,第...

春秋战国时期的城濮之战。然后,曹操诱敌深入,斩袁绍的大将文丑。两战皆败,损失两员大将,袁军三国时期决定蜀国命运的彝陵之战,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兵败猇亭,这次战役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