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绩优秀的成语:出类拔萃、丰功伟绩、功成名就、金榜题名、炉火纯青、名列前茅、品学兼优、首屈一指、数一数二、硕果累累、独占鳌头、捷足先登
1、独占鳌头解释鳌头: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站此迎榜。科举时代指点状元。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出处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
例句王刚在学校举行的数学竞赛中独占鳌头。
2、丰功伟绩解释丰:大。伟大的功绩。
出处清·张春帆《宦海》第六回:“这位章制军在两广做了几年,也没有什么丰功伟绩。”
例句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
3、功成名就解释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出处《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例句你则说做官的功成名就,我则说出家的延年益寿。(元·范子安《陈季卿误上竹叶舟》第二折)
4、捷足先登解释比喻行动快的人先达到目的或先得到所求的东西。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例句所谓秦人失鹿,捷足先登。(清·叶稚斐《吉庆图传奇·会赴》)
5、金榜题名解释指科举得中。
出处五代·五王保《唐摭言》卷三:“何扶,太和九年及第;明年,捷三篇,因以一绝寄旧同年曰:‘金榜题名墨上新,今年依旧去年春。花间每被红妆问,何事重来只一人。’”
例句旬月之间,金榜题名,已登三甲进士。(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陈巡检梅岭失妻记》)
6、品学兼优解释兼:都。思想品德和学业都很优秀。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一定是一位品学兼优,阅历通达的老长辈。”
例句他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7、首屈一指解释首:首先。扳指头计算,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引申为最好的。
出处清 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 施侍读闰章》:“海论诗辄为首屈一指。”
例句此校确系美国之首屈一指,我毕业于此后,纵欲继续研究,在此邦亦无处可去也。(闻一多《家书——给父母亲》)
8、数一数二解释不算第一也算第二。形容突出。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九回:“这门亲原是老亲,且又和我们是同在户部挂名行商,也是数一数二的大门户。”
例句他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是数一数二的。
9、出类拔萃解释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例句而在那海一样的人民当中,到处都有出类拔萃的劳动英雄,这些英雄本身就是人民当中开出的鲜艳花朵。(杨朔《迎春词》)
10、炉火纯青解释道士炼丹,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后用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五回:“到了现在,可已到了炉火纯青的气候,正是弟兄们各显身手的时期。”
例句他的棋艺精深,可以说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11、名列前茅解释比喻名次列在前面。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蔿敖为宰,择楚国之令典,军行,右辕,左追蓐,前茅虑无,中权,后劲。”
例句去年弟在京师,听说二公子中了秀才,且名列前茅,颇为学台赏识,实在可贺可贺。(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七章)
12、硕果累累解释本义是指秋天丰收时树上的果实茂盛的样子。现在常引申为某人的作品很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注:硕:(果实)大,丰盛。累累(léi léi阳平):形容果实茂盛的样子(结成一串串)。比喻巨大的成绩。
出处七百年来,子孙不息,人才辈出,历代科举,硕果累累。霍达《补天裂》第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