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带王字的有诗意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带王字的有诗意的成语:成王败寇、称帝称王、称王称霸、当刑而王、内圣外王、有口难辩

1、称王称霸

解释王:帝王;霸: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比喻凭借权势横行一方,或狂妄地以首脑自居。

出处三国魏·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宋·汪元量《读史》:“刘项称王称霸,关张无命无功。”

例句决不可把自己关在小房子里,自吹自擂,称王称霸。(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

2、成王败寇

解释旧指在争夺政权斗争中,成功了的就是合法的,称帝称王;失败了的就是非法的,被称为寇贼。含有成功者权势在手,无人敢责难,失败者却有口难辩的意思。

出处柳亚子《题战史》诗:“成王败寇漫相呼,直笔何人纵董狐。”

例句无

3、当刑而王

解释谓先经受磨难而后飞腾黄达。

出处《汉书·黥布传》:“少时客相之,当刑而王。及壮,坐法黥,布欣然笑曰:‘人相我当刑而王,几是乎?’”

例句我爹爹是个大儒,指望立身行道;今遭此患难,那有出头之日。这时节难道是当刑而王?明·沈鲸《双珠记·僧榻传音》

4、内圣外王

解释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出处《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例句明·李贽《四书评·大学》:“真正学问,真正经济,内圣外王,具备此书。”

5、有口难辩

解释虽然有口,却难以分辩清楚。常指含冤受屈但又无处申诉。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孟夫人有口难辩,倒被他缠住身子,不好动身。”

例句证据确凿,铁证如山,有口难辩,抓进牢去,判了十五年徒刑。张书绅《正气歌》

6、称帝称王

解释帝:帝王;王:君王。比喻凭借势力,飞扬跋扈,独断专行,狂妄自大

出处三国·魏·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例句宋·刘克庄《魏志》诗:“称帝称王非一个,国家不可便无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