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消防队员的成语:不避艰险、奋不顾身、奋勇向前、奋不顾命、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千钧一发、知难而进、赴汤蹈火、舍己为人、先人后己
1、不避艰险解释不畏惧艰难险阻。
出处《三国志·蜀志·关羽传》:“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例句无
2、大公无私解释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出处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例句要把你的志向拿定,而且要抱着一个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的心怀。(郭沫若《屈原》第一幕)
3、奋不顾身解释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例句部下弟子,虽不敢谓久经训练,有勇知方,惟大义所在,却是奋不顾身。(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十五回)
4、赴汤蹈火解释赴:走往;汤:热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出处《汉书·晁错传》:“故能使其众,蒙矢石,赴汤火。”晋·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例句有三个人,义胆包身,武艺出众,敢赴汤蹈火,同死同生。(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五回)
5、国而忘家解释指为国事而忘其家。
出处《儒林外史》第六回:“但自古道:‘公而忘私,国而忘家。’我们科场是朝廷大典,你我为朝廷办事,就是不顾私亲,也还觉得于心无愧。”
例句无
6、千钧一发解释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出处《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唐·韩愈《与孟尚书书》:“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例句正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一位不知名的解放军战士奋不顾身跳进冰冷的河水中,救起了落水儿童。
7、舍己为人解释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出处《论语·先进》:“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朱熹注:“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
例句(1)共产党员要有舍己为人的共产主义精神。(2)我们应当学习刘英俊同志舍己为人的共产主义精神。
8、先人后己解释首先考虑别人,然后想到自己。
出处《礼记·坊记》:“子云:‘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例句这也表现了他先人后己、艰苦朴素的崇高品质。(朱敏《深情怀念周伯伯》)
9、奋不顾命解释犹奋不顾身。
出处南朝·梁·任昉《奏弹曹景宗》:“故司州刺史蔡道恭率励义勇,奋不顾命。”
例句无
10、知难而进解释迎着困难上。
出处左丘明《左传 定公六年》:“陈寅曰:‘子立后而行,吾室亦不亡,唯居亦以我为知难而行也。’”
例句我们在学习中要知难而进,绝不可知难而退。
11、公而忘私解释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
出处《汉书·贾谊传》:“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例句这两位同学的破釜沉舟,公而忘私的勇气,是使我私心佩服的,(郭沫若《革命春秋·创造十年续篇》)
12、奋勇向前解释奋发而努力鼓起勇气朝前方挺进
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13回:“中有一二十个胆大的,奋勇向前跑去,见众人都不相随,又复站住。”
例句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那时军队有一种新气象,官兵之间和军民之间大体上是团结的,奋勇向前的革命精神充满了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