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战争残酷的成语是:白骨露野、兵拏祸结、残垣断壁、赤地千里、赤膊上阵、冲锋陷阵、疮痍满目、大动干戈、弹尽粮绝、刀光剑影、丢盔卸甲、饿殍遍野、烽火连年、风声鹤唳、孤军奋战、祸结兵连、坚壁清野、决一死战、溃不成军、狼烟四起、连天烽火、龙血玄黄、马革裹尸、满目凄凉、炮火连天、破斧缺斨、破釜沉舟、泣血枕戈、枪林弹雨、穷兵黩武、…
1、背水一战: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2、兵荒马乱: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3、兵拏祸结:战争、灾祸连续不断。同“兵连祸结”。
4、疮痍满目:疮痍:创伤。满眼创伤。比喻眼前看到的都是灾祸的景象。
5、大动干戈: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6、弹尽粮绝:作战中弹药用完了,粮食也断绝了。指无法继续作战的危险处境。
7、刀光剑影:隐约显现出刀剑的闪光和影子。形容环境充满了凶险的气氛。
8、丢盔卸甲: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景象。
9、短兵相接:短兵:刀剑等短兵器;接:交战。指近距离搏斗。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
10、饿殍遍野:殍:人饿死后的尸体。到处是饿死的人。形容老百姓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
11、烽火连年: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12、孤军奋战:奋战:尽全力地战斗。孤立无助的军队单独对敌作战。也比喻一个人或一个集体无人支援、帮助的情况下努力从事某项斗争。
13、祸结兵连:结:相联;兵:战争;连:接连。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14、坚壁清野:对付强敌入入侵的一种方法。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
15、决一死战:对敌人拼死决战。
16、溃不成军:被打得七零八落,不成队伍。形容惨败。
17、狼烟四起:狼烟:古代边防报警时烧狼粪腾起的烟。四处都是报警的烟火,指边疆不平静。
18、满目凄凉:所见的全是凄惨冷落的景象。
19、炮火连天:形容炮火非常猛烈。
20、破斧缺斨:斧、斨,泛指兵器。形容战争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21、枪林弹雨:枪杆象树林,子弹象下雨。形容战斗激烈。
22、人仰马翻: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23、杀气腾腾:杀气:凶恶的气势;腾腾:气势旺盛的样子。形容充满了要杀人的凶狠气势。
24、杀身成仁: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25、神出鬼没:出:出现;没:消失。象神鬼那样出没无常。形容出没无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
26、尸横遍野:尸体到处横着。形容死者极多。
27、十面埋伏: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28、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29、尸山血海:形容杀人之多。
30、土崩瓦解:瓦解:制瓦时先把陶土制成圆筒形,分解为四,即成瓦,比喻事物的分裂。象土崩塌,瓦破碎一样,不可收拾。比喻彻底垮台。
31、涂炭生灵:涂:泥沼;炭:炭火;生灵:百姓。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32、血肉横飞:形容发生爆炸等灾祸时,死伤者血肉四溅的惨状。
33、血战到底:血战:非常激烈地拼死地战斗。指激烈战斗到最后时刻。
34、枕戈待旦:戈:古代的一种兵器;旦:早晨。意思是立志杀敌,枕着武器睡觉等天亮。形容时刻准备作战,
35、枕戈泣血:枕着兵器,哭泣见血。形容极度悲愤,矢志杀敌雪恨。
36、草木皆兵: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37、赤膊上阵:光着膀子上阵。比喻亲身上场,不加掩饰地进行活动。
38、赤地千里:赤:空。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
39、冲锋陷阵:陷:攻破,深入。不顾一切,攻入敌人陈地。形容作战勇猛。
40、龙血玄黄: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
41、马革裹尸: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42、满目疮痍:比喻眼前看到的都是灾祸的景象。
43、穷兵黩武: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44、全军覆没:整个军队全部被消灭。比喻事情彻底失败。
45、泣血枕戈:枕:枕着。戈:兵器。眼睛流血,睡时枕着武器。形容因悲愤而自励,立志雪恨。
46、浴血奋战:形容顽强地拼死战斗。
47、连天烽火: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形容战火烧遍各地。
48、破釜沉舟: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49、所向无敌:敌:抵挡。力量所指向的地方,谁也抵挡不住。形容力量强大,无往不胜。
50、万箭穿心:犹万箭攒心。形容万分伤痛。
51、腥风血雨: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52、以血洗血:洗:洗雪。用仇敌的血来洗雪血仇。指杀敌报仇。
53、战火纷飞:形容战斗频仍、激烈。
54、枕戈达旦:枕着兵器,等待天亮。形容杀敌报国心切。同“枕戈待旦”。
55、白骨露野:露:暴露。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战争或灾难所赞成的悲剧景象。
56、风声鹤唳:唳:鹤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57、如火如荼:荼:茅草的白花。象火那样红,象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
58、饮胆尝血:指刻苦自励。
59、血国三千:喻指众多的诸侯国。商贾及得国者可以从中取利,犹如蚊虫有无穷的血源可以吸食自肥,故称。 汉 扬雄 《法言·渊骞》:“﹝或問﹞‘貨殖。’曰:‘蚊。’曰:‘血國三千,使捋疏,飲水,褐博,没齒無愁也。’” 汪荣宝 义疏:“ 宋 ( 宋咸 )云:‘三千國者,昔 禹 會 塗山 ,執玉帛者萬國,於 商 周 之世,已漸并之矣,故至 漢 但可三千而已。’ 吴 ( 吴祕 )云:‘ 周 一千八百國,而 漢 郡國一百三、縣邑千三百一十四,云三千者,蓋貨殖之人倍取於國,且言其多歟?’ 司馬 ( 司馬光 )云:‘三千,言其衆也。’ 俞 ( 俞樾 )云:‘《漢書·王莽傳》:“ 始建國 四年,授諸侯茅土,諸侯之員千有八百,附城之數亦如之。”是合諸侯與附城凡三千六百國。血國三千,依 莽 制言之,舉成數耳。 楊子 此文,蓋亦有譏焉。是時以圖簿未定,未授國邑,且令受奉都内,月錢數千,諸侯皆困乏,至有庸作者。 楊子 因或問貨殖而應之曰蚊,又復爲此言,若謂彼貨殖者,亦猶蚊之爲蟲,食人之血以生耳。今天下建國三千,彼得國者亦將血之以自肥也。乃使之捋疏,飲水,褐博,没齒無愁邪?……’按 宋 吴 解此,固爲曲説。 俞 據 莽 制爲釋,亦紆回難通。 温公 謂三千言其衆,是也。”
60、残垣断壁:倒塌了的墙壁,形容残破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