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关于说人不要脸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关于说人不要脸的成语:卑鄙无耻、卑躬屈膝、不以为耻、寡廉鲜耻、厚颜无耻、奴颜媚骨、认贼作父、认贼为子、恬不知耻

1、寡廉鲜耻

解释寡、鲜:少。旧指不廉洁,不知耻。现指不知羞耻。

出处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谨,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

例句只为自己贪财克剥,寡廉鲜耻。(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七回)

2、厚颜无耻

解释颜:脸面。指人脸皮厚,不知羞耻。

出处《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岂可使芳杜厚颜,薜荔蒙耻。”

例句(1)这家伙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真是厚颜无耻。(2)秦桧听了,厚颜无耻地哈哈大笑,说:“由他们去笑骂吧!”

3、奴颜媚骨

解释媚骨:谄媚的性格。奴才相,贱骨头。形容卑鄙无耻地奉承别人。

出处耿可贵《孙中山与宋庆龄》第七场:“莲妹,请去传我的话:宋庆龄不愿见到奴颜媚骨之徒。”

例句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4、认贼为子

解释佛家语,比喻错将妄想认为真实。

出处《大方广园觉修多罗经》:“譬如有人,认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

例句宋·朱熹《寄陈同甫书》:“以断千古之是非,宜指铁为金,认贼为子,而不自知其非也。”

5、认贼作父

解释把仇敌当作父亲。比喻甘心卖身投靠敌人。

出处清 华伟生《开国奇冤 追悼》:“但是偶一念及那一班贪官污吏,人面兽心,处处为虎作伥,人人认贼作父,……”

例句郑成功脸色发白,全然失去了希望,他悲愤地昂起头,一字一音地说:“你认贼作父!”(华而实《汉衣冠》三)

6、卑鄙无耻

解释形容品质恶劣,不顾羞耻。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贾某总办河工,浮开报销,滥得保举。到京以后,又复花天酒地,任意招摇,并串通黄某,到处钻营,卑鄙无耻。”

例句一些势力小人卑鄙无耻,惯会兴风作浪,挑拔离间。

7、卑躬屈膝

解释卑躬:低头弯腰;屈膝:下跪。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出处宋·魏了翁《江陵州丛兰精舍记》:“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唯后,虽谢安石之贤也,而犹不能免。”

例句不管有多大困难也不能向朝廷卑躬屈膝,用变节投降的办法,苟安一时。(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

8、不以为耻

解释不认为是可耻的。指不知羞耻。

出处《邓析子·转辞》:“今墨劓不以为耻,斯民所以乱多治少也。”

例句对于自己的历史一点不懂,或懂得甚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9、恬不知耻

解释做了坏事满不再乎,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

出处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八:“倪芳饮后,必有狂怪,恬然不耻。”宋·吕祖谦《左氏博议·卫礼至为铭》:“卫礼至行险,侥幸而取其国,恬不知耻,反勒其功于铭,以章示后。”

例句“打这个恬不知耻的走狗!”台下一片激怒的喊声,还是震动了台上的胡博士。(杨沫《青春之歌》第四十三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