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追求梦想的成语:持之以恒、奋发图强、奋起直追、急流勇进、坚持不懈、精卫填海、逆流而上、绳锯木断、始终如一、始终不渝、水滴石穿、勇往直前、有志者事竟成、知难而进、锲而不舍、一鼓作气、自强不息
1、奋发图强解释图:谋求。振作精神,以求强盛。
出处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学高峰。 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例句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学高峰。(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2、奋起直追解释振作起来,紧紧赶上去。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29回:“义无反顾,惟有群策群力,奋起直追,迅电华会代表,坚持原案。”
例句西方务国强盛,处心积虑要宰割我们,我们再不奋起直追,必定亡国。(老舍《秦氏三兄弟》第一章)
3、坚持不懈解释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
出处《清史稿 刘体重传》:“遇大雨,贼决河自卫。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洲。”
例句这些都证明我们对于加强统一战线实行革命政策来进行抗日战争的这种方针,是坚持不懈的。(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
4、锲而不舍解释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出处先秦·荀况《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例句夫固谓一人锲而不舍,则行美于本性矣。(章炳麟《菌说》)
5、绳锯木断解释用绳当锯子,也能把木头锯断。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下去,事情就能成功。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例句功夫不负苦心人,只要功夫到了,定能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取得可喜成果。
6、始终不渝解释渝:改变,违背。自始自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出处《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例句区区之心,唯以地方秩序为主,以人民生命财产为重,始终不渝,天人共鉴。(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二十九回)
7、始终如一解释始:开始;终:结束。自始自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
出处《荀子·议兵》:“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终始如一,夫是之谓大吉。”
例句吾观关胜义气凛然,始终如一,军师不必多疑。(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七回)
8、一鼓作气解释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出处《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例句初听这话,还是一鼓作气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八回)
9、勇往直前解释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出处宋·朱熹《朱子全书·道统一·周子书》:“不顾旁人是非,不计自己得失,勇往直前,说出人不敢说的道理。”
例句人人惧摩拳擦掌,个个勇往直前。(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三回)
10、有志者事竟成解释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出处《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例句吴君成功的事迹告诉我们有志者事竟成。
11、自强不息解释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出处《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例句一个国家要想强盛,必须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12、持之以恒解释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出处宋 楼钥《攻愧集 雷两应诏封事》:“凡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持之以久。”
例句学习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就能取得好成绩。
13、急流勇进解释在急流中要勇于前进。形容在险境中积极进取,不退缩。
出处宋 邵伯温《邵氏见闻录》:“以火箸画灰,作‘做不得’三字,徐曰:‘急流勇退人也’。”
例句何为《美的留影》:“人们站在这幅照片前,感到一种急流勇进的撼人力量,一种足以征服任何艰险的英雄气概。
14、精卫填海解释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出处《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例句治理改造大自然,要有精卫填海的顽强精神。
15、水滴石穿解释水不停地滴,石头也能被滴穿。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出处《汉书·枚乘传》:“泰山之霤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
例句乖崖援笔判云:“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
16、知难而进解释迎着困难上。
出处左丘明《左传 定公六年》:“陈寅曰:‘子立后而行,吾室亦不亡,唯居亦以我为知难而行也。’”
例句我们在学习中要知难而进,绝不可知难而退。
17、逆流而上解释逆:倒。逆水前进。比喻迎着困难而上
出处《诗经·秦风·蒹葭》:“溯洄从之。”毛亨传:“逆流而上曰溯洄。”
例句张天民《创业》第13章:“目前,正有一股寒流向我们压过来,我们要逆流而上,打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