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春夏的成语有哪些:寸草不生、大汗淋漓、电闪雷鸣、冬温夏清、寒来暑往、汗流浃背、挥汗如雨、火伞高张、流金铄石、秋收冬藏、暑雨祁寒、烁玉流金、桃红柳绿、吴牛喘月、骄阳似火、绿树成荫、烈日炎炎
1、电闪雷鸣解释闪电飞光,雷声轰鸣。比喻快速有力。也比喻轰轰烈烈。
出处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五章:“是英明的主意,这主意通过电话就电闪雷鸣一样传遍工地。”
例句我们的总理,回答得最为铿锵有力;不用语言,而用电闪雷鸣般的一生的经历。(郭小川《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
2、冬温夏清解释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指人子孝道。亦泛称冬暖夏凉。
出处北魏《张猛龙碑》:“冬温夏清,晓夕承奉。”
例句无
3、寒来暑往解释盛夏已过,寒冬将至。泛指时光流逝。
出处《周易·系辞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例句则他这兔走乌飞,寒来暑往,春日花开,可又早秋天月朗。(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二折)
4、汗流浃背解释浃:湿透。汗流得满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现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
出处《后汉书·伏皇后纪》:“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
例句在劳动竞赛中,大家干得汗流浃背。
5、挥汗如雨解释挥:洒,泼。形容天热出汗多。
出处《战国策·齐策一》:“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例句大忙季节,农民们虽然挥汗如雨,却也不肯停止劳动。
6、秋收冬藏解释秋季为农作物收获季节,冬季则贮藏果实以待一年之需要。比喻一年的农事。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
例句无
7、烁玉流金解释指温度极高,能将金石熔化。形容酷热。同“烁石流金”。
出处宋·苏轼《石炭》诗:“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
例句无
8、吴牛喘月解释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臣犹见牛,见月而喘。”《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
例句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唐·李白《丁都护歌》)
9、寸草不生解释寸草:一点儿草。形容土地贫瘠,连一点儿草都不长。亦形容灾情严重。
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那山阳县有用毒药谋死公公犯妇窦娥,他问斩之时,曾发愿道:‘若是果有冤枉,着你楚州三年不雨,寸草不生。’可有这件事来?”
例句在浩荡的死海海水中没有鱼虾、水草,海边也寸草不生。
10、流金铄石解释铄、流:熔化。形容天气酷热,好象金石都要熔化。
出处《淮南子·铨言训》:“大热铄石流金,火弗为益其烈。”战国楚·宋玉《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例句季月烦暑,流金铄石,聚蚊成雪,封狐千里。(《南史·梁武帝诸子传》)
11、桃红柳绿解释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
出处唐·王维《田园》诗:“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例句背着香袋来到西湖朝拜的善男信女,心中并无多少教义的踪影,眼角却时时关注着桃红柳绿、莼菜醋鱼。(余秋雨《文化苦旅·西湖梦》)
12、火伞高张解释火伞:比喻夏天太阳酪烈;张:展开。形容夏天烈日当空,十分炎热。
出处唐·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太补阙》诗:“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
13、暑雨祁寒解释夏大雨,冬大寒。后以之为怨嗟生计艰难之典。
出处《书·君牙》:“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咨,厥惟艰哉!”蔡沉集传:“祁,大也。暑雨祁寒,小民怨咨,自伤其生之艰难也。”
例句无
14、大汗淋漓解释淋漓:液体湿湿地淌下,即流滴的样子。1、形容因运动或体力劳动等导致浑身出了很多汗。 2、一种病态的表现,如发烧等病发而引起。
15、绿树成荫解释绿树成荫yīn 也作绿树成阴yīn;形容树木枝叶茂密,遮蔽了阳光。
赞美春夏的词语有哪些:骄阳似火、烈日炎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