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20岁女子的成语: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出水芙蓉、楚楚动人、婀娜多姿、耳顺之年、花信年华、花容月貌、如花似玉、亭亭玉立、知命之年、半老徐娘、不惑之年、而立之年、杖乡之年
1、闭月羞花解释闭: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出处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引动这撩云拨雨心,想起那闭月羞花貌,撇的似绕朱门燕子寻巢。”
例句此时鲁小姐卸了浓装,换了几件雅淡衣服,蘧公子举眼细看,真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
2、不惑之年解释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
出处《论语·为政》有“四十而不惑”的说法。
例句他大学毕业年仅20,而光阴飞转,很快已近不惑之年了。
3、沉鱼落雁解释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出处《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例句他二人长的一个是沉鱼落雁之容,一个是闭月羞花之貌。(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
4、出水芙蓉解释芙蓉:荷花。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
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
例句如果用出水芙蓉来形容这个女孩的容貌,一点也不过分。
5、楚楚动人解释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形容美好的样子引人怜爱。
出处《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金·元好问《杂言》:“诸郎楚楚皆玉立。”
例句有卖鱼阿土者,见一女从屋中出,年二十许,楚楚动人。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
6、婀娜多姿解释形容姿态柔和而美好。
出处古乐府《孔雀东南飞》:“四角龙幡,婀娜多姿随风传。”
例句我喜欢婀娜多姿的芭蕾舞。
7、耳顺之年解释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例句至乎耳顺之年,履折冲之位,号至将军。东汉·班固《汉书·萧望之传》
8、花容月貌解释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二回:“那公主花容月貌,有二十分人才。”
例句(1)他的妻子不仅长得花容月貌,而且才高八斗。(2)参赛的中外时装模特儿小姐个个花容月貌。
9、花信年华解释花信:开花时期,花期。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年轻貌美之时。
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而且正当花信年华,就如秋月将满,春花方盛,令人一见便觉不可错过。”
例句无
10、知命之年解释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指50岁。
出处《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例句唐·白行简《李娃传》:“知命之年,有一子,始弱冠矣。”
11、亭亭玉立解释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形容女子身材细长。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
出处明·张岱《公祭祁夫人文》:“一女英迈出群,亭亭玉立。”
例句花型小,比起亭亭玉立的荷花远逊。(郭沫若《百花齐放·睡莲》)
12、而立之年解释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后为三十岁的代称。
出处《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例句到了而立之年的歌德更加发奋读书,所以他在后来创作了不少作品。
13、如花似玉解释像花和玉那样美好。形容女子姿容出众。
出处《诗·魏风·汾沮洳》:“彼其之子,美如英……彼其之子,美如玉。”
例句1. 如花似玉的女孩儿,皮肤真好。
2. 一头卷曲的金发披在秀美的耳后;眼睛碧蓝,如花似玉。
3. 两朵美丽的花配上两个如花似玉的人。
4. “不过,他们从哪里弄来三个这样如花似玉的傻丫头?……”
5. 他没睡多久,
解释徐娘:指梁元帝妃徐氏。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
出处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
例句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九章:“虽是半老徐娘,皮肤白皙,显得很年轻。”
形容20岁女子的词语:杖乡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