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得不到的经典成语:鞭长莫及、力不从心、求之不得、徒劳无功、无计可施、心有余而力不足、得不偿失
1、得不偿失解释偿:抵得上。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
出处宋·苏轼《和子由除日见寄》诗:“感时嗟事变,所得不偿失。”
例句饶鸿生在精养轩虽化了几十块冤枉钱,在后乐园倒明白了一桩古典,不能说得不偿失了。(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三回)
2、力不从心解释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够不上。
出处《后汉书·西域传》:“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自在也。”
例句按我的政治思想水平、斗争阅历和知识能力,担当编选陈毅同志诗词的工作确是力不从心。(张茜《陈毅诗词选集·序言》)
3、徒劳无功解释白白付出劳动而没有成效。
出处《庄子·天运》:“推舟于陆也,劳而无功。”《管子·形势》:“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
例句博洛兴师动众,旷费时日,徒劳无功。(华而实《汉衣冠》七)
4、心有余而力不足解释心里非常想做,但是力量不够。
出处《论语·里仁》:“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例句我手里但凡从容些,也时常来上供,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
5、鞭长莫及解释及:到。原意是鞭子虽长,也不能打马肚子。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
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例句除掉腹地里几省外国人鞭长莫及,其余的虽然没有摆在面子上瓜分,暗地里都各有了主子了。(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
6、求之不得解释想找都找不到。原指急切企求,但不能得到。后多形容迫切希望得到。
出处《诗·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例句岂有此理!你老弟台肯栽培,那是求之不得的,那里有甚委屈的话。(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九回)
7、无计可施解释计:策略、办法;施:施展。没有办法可用。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王允日:‘贼臣董卓,将欲篡位,朝中文武,无计可施。’”
例句每个干部如果都能做到清正廉洁,行贿者也就无计可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