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正文

描写革命先烈们的成语有哪些(拼音解释及出处)

描写革命先烈们的成语:碧血丹心、竭尽心力、鞠躬尽瘁、满腔热血、默默无闻、披肝沥胆、舍身为国、死而后已、铁骨铮铮、为国为民、为国捐躯、无声无息、以身殉国、正气凛然

1、碧血丹心

解释满腔正义的热血,一颗赤诚的红心。形容十分忠诚坚定。

出处《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例句(1)某地抗日烈士纪念塔上的题辞是:碧血丹心,光照千秋。(2)岳飞碧血丹心,抗金报国,却被权臣秦桧害死。

2、鞠躬尽瘁

解释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出处明·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例句臣只有一片愚忠,鞠躬尽瘁。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第三幕

3、披肝沥胆

解释披:披露;沥:往下滴。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

出处唐·黄滔《启裴侍郎》:“沾巾堕睫,沥胆披肝,不在他门,誓于死节。”宋·司马光《体要疏》:“虽访问所不及,犹将披肝沥胆,以效其区区之忠。”

例句我每遇着我所敬爱而知心的人,就喜欢披肝沥胆地畅谈。(邹韬奋《经历·初出茅庐》)

4、死而后已

解释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例句臣披肝沥胆,尚不能补报皇上之恩。今奉诏命,敢不竭力尽忠,死而后已。(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十三回)

5、舍身为国

解释为国家牺牲自己的生命。

例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舍身为国的英雄事迹,永远为中国人民所敬颂。

6、为国捐躯

解释捐:献;躯:身体,指生命。为国家牺牲生命。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二回:“可怜成汤首相,为国捐躯。”

例句郁达夫《马六甲游记》:“可是这中间的杀伐流血,以及无名英雄的为国捐躯,为公殉义的伟烈丰功,又有谁能够仔细说得尽哩!”

7、为国为民

解释指不谋私利,为国家和人民效力。

出处明·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一折:“有为国为民贤才,因苦谏不听,反遭诛戮。”

例句无

8、以身殉国

解释忠于自己的国家而献出生命。

出处南朝·梁·沈约《宋书·沈文秀传》:“伯宗曰:‘丈夫当死战场,以身殉国,安能归死儿女手中乎?’”

例句或是表现在不做新朝的官甚至以身殉国上。(朱自清《论气节》)

9、默默无闻

解释无声无息,没人知道。指没有什么名声。

出处《晋书·祖纳传》:“仆虽无无,非志不立,故疾没世而无闻焉。”

例句现在不知道他怎样,久没有听到消息了,那默默无闻的原因,或者就因为中国人还没有死完的缘故吧。(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二)》)

10、竭尽心力

解释竭:尽,用尽。用尽全部力量。

出处《三国志·魏志·贾逵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竭尽心力,奉宣科法。”

例句所以无人再逢者,当由过去生中原未受恩,故不肯竭尽心力缩地补天耳。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

11、无声无息

解释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出处《诗经·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例句浩然《艳阳天》第66章:“锯末子纷纷扬扬,像小雪花似的无声无息地落下来。”

12、正气凛然

解释正气:刚正之气。凛然:可敬畏的样子。形容正气威严不可侵犯。

出处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十章:“许云峰把椅子一推,正气凛然地站在大厅当中,昂头命令道:‘送我回监狱!’”

例句无

13、铁骨铮铮

解释指人有骨气,刚正坚贞

出处刘白羽《第二个太阳》第15章:“夕阳照红了铁骨铮铮的老人。”

例句张平《抉择》:“夏玉莲言之凿凿,一副铁骨铮铮的样子,同以前的夏玉莲相比,几乎完全改换了一个人。”

14、满腔热血

解释满腔:充满心中。心中充满为正义而工作的热情

出处清·吴伟业《贺新郎·病中有感》:“吾病难将医药治,耿耿满腔热血,待洒向西风残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