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是什么意思?简短些!
字面上的解释是骄傲的军队会打败仗的意思,实际上指的是关羽盲目自信,未接受诸葛亮“东合孙权,北拒曹操”的建议,以个人的力量抗拒东吴和曹魏两大军事集团,最终遭致杀身之祸的故事。
关羽失荆州简介:赤壁之战后,荆州七个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刘备入蜀(四川),留关羽镇守占据的荆州五郡(南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其中南郡是刘备向东吴借的。刘备得到蜀川后,将长沙、桂阳两郡还给了孙权(相当于还了南郡)。
后来关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区,孙权派吕蒙乘虚偷袭荆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失陷,导致荆州三郡失陷。大意失荆州,现比喻因疏忽大意而导致失败或造成损失,有粗心大意、骄傲轻敌的意思。
扩展资料
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至幽州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
中平元年(184年),汉室宗亲刘备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关羽与张飞同在其中。刘备辗转担任许多官职后,投奔昔日同窗公孙瓒,被封为平原相,任关羽、张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三人情同兄弟,常一起同床而睡,当刘备坐下时,关、张二人更不辞辛劳随身守护。
赤壁之战后,刘备助东吴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别遣关羽绝北道,阻挡曹操援军,曹仁退走后,关羽被刘备任命为襄阳太守。刘备入益州,关羽留守荆州。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想迁都以避其锐。后曹操派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吕蒙又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关羽
二、是什么意思?骄兵必败是什么意思呢!
骄兵必败释义:骄兵:恃强轻敌的军队。骄傲的军队必定打败仗。
三、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智慧的人总是会取得胜利,骄傲的军队必定会遭遇失败。
“智者必胜”出自三国时期蜀国政治家诸葛亮的《将苑·应机》。
原文:“夫必胜之术,合变之形,在于机也。非智者孰能见机而作乎?”意思是:必胜的策略,变幻的局势,都在于时机。难道不是智慧的人才能见机行事吗?
“骄兵必败”出自《汉书·魏相传》。
原文:“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意思是:依仗着国家的庞大,人民的众多,打算用威严压倒敌人。这种军队称之为骄傲的军队。骄傲的军队会遭到灭亡的。
扩展资料:
三国时期的蜀国政治家诸葛亮属于“智者必胜”的将领之一。诸葛亮善于奇谋,在每次军事行动前,都会做好周密的军事计划,他缜密的心思和军事的智慧常常使他处于不败之地。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借东风”、“草船借箭”的奇谋妙计,为击败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反,曹操过于轻敌。先是中了周瑜的“蒋干盗书”之计,错杀张允等两名水军将领。然后又用铁索连环,锁住了战船,使得火烧战船时不能逃脱,最后被孙刘联盟击败。
可以说,“赤壁之战”中的诸葛亮和曹操正是“智者必胜”和“骄兵必败”的典型人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赤壁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骄兵必败